2023中关村论坛发布20项重大科技成果
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举办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板块共发布20项重大科技成果,涉及大模型、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聚焦国际前沿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是国际上首个利用视觉提示完成任意分割任务的通用视觉模型。据介绍,只需给出一个或几个示例图像和意图掩码,SegGPT模型就能了解到用户意图,批量化完成同类物体分割任务。SegGPT可以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和通用机器人等智能产业发展。
“通用大模型将点亮千行百业,智能化时代来临。希望北京继续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建设以智力运营为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说。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大模型系统研究的核心机构,2021年3月份发布了悟道1.0大模型,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产品均是语言大模型,此次智源发布通用视觉大模型,走在了国际前列。黄铁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语言智能和视觉智能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此次发布通用视觉人工智能大模型,将使得纯无人驾驶和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更快成为现实。
满足重大需求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凯盛科技副总经理张少波手持一张比纸还薄的柔性玻璃引发了围观。这也是本次中关村论坛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据介绍,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设备、5G天线等领域。中国建材集团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厚度30微米-70微米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其中,30微米产品厚度仅为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弯折半径小于0.5毫米,弯折寿命突破100万次,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全球领先。
张少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这款柔性玻璃已经通过终端企业验证,一期产线已经实现量产供货,下半年就可以看到搭载该产品的终端发布;二期产线正在建设中,即将投产。“成本可控,价格并不会比当前的可折叠终端产品更贵。”张少波透露。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领域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低成本、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该电池由铜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煤基无定型碳负极材料以及高安全电解液体系组成。目前,该电池已在短续航电动车、1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等进行示范应用。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完成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成功攻克了宽负荷压缩机、高负荷透平膨胀机和高效储冷蓄热器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空气内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基于该技术已在张家口建成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顺利并网发电,系统额定效率达70.2%,比国外同等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整体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