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李书福: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工业将接受无情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书福: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工业将接受无情挑战

  在对外开放之前,要先尽可能的对内开放。

  在新环境下,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后十年中政策及行业结构会如何变革、传统主机厂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在传统技术与商业模式中寻找到最佳平衡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值得深思。

  6月6日,在山城重庆,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闭幕式现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以上问题发表了见解。

  李书福表示:“接下来五年,中国汽车产业会全面放开,各种门槛会自然消失,国外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国大展拳脚。在接下来这短短的五年时间,不仅是中国汽车公司的机会,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无情挑战。”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工业都在此参与竞争,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格局,中国面临如何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问题。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和转型升级,对汽车企业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李书福呼吁,在对外开放之前,要先尽可能的对内开放,让更多资本和力量参与竞争,才能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实惠,才能让品牌具备更高的国际竞争力,去面对未来的国际化竞争。

  此外,李书福将当下汽车企业的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种企业,它们能主动适应行业变化、主动改变而且具备改变能力;第二种企业,它们坚持自己的传统思维、不主动改变或者想改变但没有能力改变;而第三种企业就是大家挂在嘴边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现在这三种企业同时展开竞争,谁能胜出取得最终成功?在李书福看来,第二种企业很难有很大的前途。针对第三种企业,李书福提到:“互联网造车如火如荼是好势头,要大力支持,积极引导。不能光是炒作,要实实在在的造车。搞实业不能急于求成,实业赚不了快钱。现在汽车工业不是没有新进入的机会,而是机会变少了,成功的概率不是很大。”

  针对未来中国汽车企业该如何发展,当天在论坛闭幕式召开之前,李书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要走出一条以创新引领的发展道路,并且是企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创新引领。创新成果很难用钱买来,只有不断进行创新能力建设,才能产生属于自身的创新成果,这才是中国企业工业发展正道。”

  同时,他提到“面临当下汽车环境,自主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品牌正处在生死存亡之时。过去几十年,合资政策为中国汽车工业打下非常好的基础。但5年以后,新合资取代老政策,需要中国企业走向产业链中高端。其实自主品牌重组很难避免,目前中国存在几百家汽车公司,今后能留下并不会太多,但这就是一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竞争,自然淘汰。我是一个市场派,鼓励竞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