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的野心:构建全球72小时物流网
助力海关清关系统
关晓东在采访中强调,菜鸟致力于构建的这个全球72小时智慧物流网络,单独依靠菜鸟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国外物流、商家、海关等伙伴深度合作。
以天猫国际的进口业务为例。每年“双11”都是考验海外商家供应链及物流服务的一大节点。菜鸟在澳洲就与当地华人物流企业EWE战略合作,通过GFC的模式(Global Fulfillment Center,即全球订单履约中心)提前备战。
关晓东介绍,包括悉尼GFC在内,菜鸟目前在全球共布局了10大GFC,包括马德里、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首尔、大阪等国人海淘的重点商品产地。
关晓东还向记者透露,随着阿里全球化和天猫国际大进口业务的推进,未来菜鸟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建设更多GFC,“加上菜鸟在其他30多个国家的集货仓和转运仓,未来两到三年,我们会把整个海外仓的面积扩展到100万平方米,较之现在的面积再增加一倍。”关晓东称。
在关晓东看来,在全球物流网的全链路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整体物流效率提升至关重要,“并不是你把海外仓和干线建设好了,整体效率就能全部提升。”在整个链路中,跨境商品在海关跨境系统中的清关环节,就是一大不可控因素。
来自菜鸟国际技术部的唐韧对此深有感悟。自从2008年加入阿里,唐韧一直做的中后台系统开发岗。2016年10月,唐韧加入菜鸟,第一次经历双11,在宁波保税仓就遭遇了卡单现象。“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此前对海关等对接工作也缺乏经验。我记得双11当天一共680万订单,在海关系统中全部审完用了接近20天时间。当时压力非常大,最终算是扛下来了。”
随后,唐韧率领团队分别赶往国内多个跨境贸易频繁的海关部门拜访调研,并将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磋商寻求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跨境购物订单的暴增以及跨境电商的新特点,海关总署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希望既能“管得住”,又能“通得快”。
据杭州海关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10月,海关总署推出了全国统一版的跨境清关系统。按照总署要求,各地海关口岸必须在2017年元旦前接入。“这就相当于一个全国版的12306,有望大幅提升全国海关系统的清关审验效率。”该人士解释称。
在2017年双11之前,基于跨境电商订单仍将爆发式增长的预期,海关总署科技司牵头,提前与菜鸟等大型平台企业对接。杭州海关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海关总署科技司及杭州、宁波、上海、广州等多地海关部门人员一同前往菜鸟总部进行实地交流,随后还成立了专题项目组。
据唐韧介绍,这个名为“乘风破浪”的项目组为即将到来的双11全新打造了一套模拟的海关清关系统,菜鸟将订单报关数据等输入后,再多地协同“给系统做压力测试”。据上述杭州海关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大的模拟全系统前后测了六七遍,小的优化也有二三十次,“通过这样的优化再测试,系统的数据传输等能力大约提升了5倍。”
此外,在常规压力测试和优化系统的同时,菜鸟还助力海关系统对快速应急通道的链路进行优化扩容,“从20兆扩展到了100兆。”
最终,2017年双11到来那天,杭州海关仅用了8小时就审完了2016年双11当天的记录单量,而全天清关总量也是前年双11当天的2.43倍。全国海关系统内,当天共完成1600万单,是此前的3.68倍。“2016年审了20天的单量,在当日11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上述杭州海关的工作人员称。
唐韧向记者透露,在菜鸟国际的规划中,未来希望通过菜鸟与中国海关合作积累的经验,逐步打造出一套国际通用的通关服务平台,未来可以把中国的跨境清关解决方案输出到全世界。“比如基于E-WTP我们正在跟马来西亚海关等方面在对接。今年可能还会跟荷兰、美国等政府及海关进行接洽,尝试把更多国家海关系统接入到菜鸟打造的智慧通关服务平台中。”唐韧称。
“未来的物流将跨越国与国间的壁垒,我们希望构建一张没有国界、自由流转的72小时全球物流网。”关晓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坚信全球化的未来,72小时全球物流网将打破旧的物流模式。全球的好货都将在72小时内拥抱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