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年新增13名院士 上海吸引人才“落沪” 发展先进制造业

宁佳彦第一财经APP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个段子放到今天都不过时。

  “以前是抢设备,现在是抢人才。”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总裁杨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2017上海科技进步报告》,2016年上海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9.88万人,比上年增长11.3%,上海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上海全社会R&D经费支出1049.3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18亿元,增长12.1%,投入强度3.72%,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

  回忆起最初成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时从长宁区起家,到2014年搬到嘉定,杨潇说“整个过程当中,花精力最多的就是吸引人才”。

  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人才吸引对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才政策需要定制化,另外像科研院所也能够培养一些人才,可以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但是招人确实是最大的一个挑战,比买设备还要难。”杨潇说。

  以上海正在进行建设的8英寸晶圆厂新昇科技公司为例,需要找的是十年以上的“工匠”,这不只是在上海,而是全国都需要的稀缺人才。但如果要招一个符合这样标准的十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很可能因为没有博士论文就不符合引进人才的标准。

  在上海,新昇公司被寄予厚望。公司2017年已经销售近10万片12英寸硅片,2018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2021年左右,冲入前五,占到15%的市场份额,这已经是非常的雄心壮志了,因为没有15%的份额像英特尔这样的公司根本就看不上,如果只是1.5%或者1.2%,在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院士说。

  王曦还曾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到,半导体行业中国未来五年需要60万的人才,但我们可能缺一半,“那么多厂子即将开工建设,我们需要人才”。

  同样面临“找人难”的还有上海超导。“这个圈子里的华人科学家我们都认识。”上海超导副总裁赵跃说。在这个圈子内,中国华裔科学家是互相熟识。

  与此同时,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超导联合研究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学校持续研发新技术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赵跃告诉记者,在这一新形式下,原本分散在各院系研究超导的教授聚拢起来,允许科研人员双跨工作,减免了高校指标,同时也方便按照产业化要求进行人员考核,而在管理和制度保障上,由研究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让人员聘用、晋升等都有制度可循。

  “就C等级(高层管理职位)的职位而言,中国的平均工资比美国高,不回国主要是担心自己对国内生活、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回国的机会成本越小,越容易回来。” 美世中国区副总裁、员工健康与福利业务负责人虞炜说。

  在他看来,对工作15到20年的海外人才而言,回国的机会成本是最大的。工作3到5年的人,他们回国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还有一种,就是在国外已经工作了20年以上的,通常他们的子女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上大学了,这时对他们来说,做决策会相对简单一些。对于这些人(工作了20年以上的)而言,中国是一个真实的国家,而对于小朋友(指其子女)而言中国只是一个概念。这些顾虑背后的问题,不是薪酬所能解决的。

  高端人才要想在上海安居乐业有着诸多挑战。以海归人才为例,虞炜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除去语言问题,首先是来自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国际学校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小朋友也面临着适应周遭环境的挑战,因为此前汉语可能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语言。第二是配偶工作问题,需要相对合理地解决双方的工作安排。第三是医疗福利方面,他们对高端医疗、特需门诊、外宾服务都有一些个性化需求。第四就是养老,但其重要性可能比不上高端医疗。“其实都是围绕着后顾之忧四个字来的。”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上海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人才“30条”)。截至2017年11月,已有104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久居留,近7500名国内科创人才通过居转户、直接落户等方式引进。目前在沪两院院士共计182人,2017年新增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人,创近12年来历史新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