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构建新市民金融服务“上海模式” 银行保险业相继落地服务方案

何奎 陈佳怡 上海证券报

  7月下旬,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江宁支行行长施晓俊带领员工走进了上海市青浦区一处建筑工地。在那里,有百余位需要办理银行卡的工人等待着他们。

  从河南来上海打工的孙浩是工地的一名弱电工,他回忆道:“没想到银行工作人员冒着高温上门为我们开卡,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办理。”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在当下备受关注。据施晓俊介绍,针对来上海务工的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该行打造了“一户一卡一平台”农民工专属服务方案,并提供上门办卡服务,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发放。

  近期,上海证券报在调研中了解到,在上海银保监局等部门指导下,上海金融业积极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上海模式”,创业就业信贷支持、住房金融服务、健康保险保障等便利普惠的服务方案渐次落地。

  助力创业就业

  上海新市民,主要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来上海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3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上海有约1000万新市民。

  上海嵩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志海来自辽宁,来上海创业多年。今年,李志海向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一笔贷款,利率和费用的优惠让他感受到上海金融助企的暖意。

  李志海说:“由于缺乏抵押物,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比较困难。在华夏银行第一次申请贷款就能有利率优惠,不仅降低了贷款成本,也让我们意识到,适当的融资可以改善企业资金结构。”

  在上海,像孙浩和李志海这样的新市民还有很多。他们最大的诉求就是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安居乐业。现在,上海金融业正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这座城市,满足他们在租房买房、创业、教育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闸北支行业务经办人胡骏豪表示,该行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了多场景金融服务。“一是支持新市民创业立业,针对新市民创业缺乏抵押物等特点,强化运用无抵押信贷产品,主动对创业群体实施优惠、减免结算费用以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支持新市民群体安居、宜居,优先保障对刚需购房人群的信贷支持,并提供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的信用贷款额度。”

  守护安全健康

  围绕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分散和保险保障功能,通过拓宽保障范围、定制化专属产品等增强新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022年“沪惠保”新增新市民版,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保险保障。截至目前,已有81万名新市民投保,保费超1亿元。

  “实际上,2021年‘沪惠保’刚推出的时候,我们的快递员就提出强烈的投保诉求,但去年因资格限制无法购买。”圆通集团金融事业部总监宋怡华说,得知今年“沪惠保”增加了新市民版,公司立即通过人保健康投保,目前已经为5000多名快递员参保。

  针对新市民的定制化保险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众安保险表示,该公司为网约车平台司机定制了个性化的“点滴保”,司机每完成一单,就扣除一定比例作为保费,获得重疾保障,切实守护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的安全健康。截至目前,保单数累计达17亿张。

  据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新市民群体行业流动性大、社保缴纳比例不高的特点,该公司量身打造健康险产品,弥补保障空缺,保险覆盖了意外伤害、门急诊、住院医疗、重大疾病、住院津贴、女性生育等责任,保险期间可由年单调整为按月承保,满足新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金融服务继续加码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6月2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各方将共同探索建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上海模式”。

  针对上海新市民总量大、占比高、分布广、流动强等特点,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发展战略,从新市民信贷、保险、担保、银行卡、支付结算、征信服务等维度,形成多元化、特色化、普惠性、包容性的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模式”。

  为解决新市民群体“急难愁盼”问题,金融机构将不断扩宽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表示,将持续关注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为新市民创业就业提供更适宜的金融土壤。“在具体举措上,包括进一步降低信贷准入要求、提升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比例、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

  保险业将积极发挥保障功能,满足新市民群体在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保险需求。“我们将以服务为先、保障托底,探索新市民的保险保障需求,加强服务力度。”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光毅说,未来将制定多个行业新市民群体的“服务+保障”一揽子方案,多维度服务新市民保险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