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猪周期”影响犹存 各方亟须科学应对

胡华雄 证券时报网

  近日,多家猪企披露的2023年12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猪价同比或环比均继续走低,2024年元旦至今,猪价依旧在低位运行。当前猪价显然仍受到“猪周期”的影响,并未走出低迷期。

  所谓“猪周期”,是指猪肉“价高伤民,价贱伤农(或猪企)”的周期性剧烈变动怪圈,同一品类猪肉价格在较短时间里可能相差一倍以上。

  同很多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一样,“猪周期”实际上是因生猪生长周期较长,供给端对价格与其他变量变化反应滞后所致。以往,3~4年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猪周期”,但实际上,在一个大周期里面,还经常存在一些小周期,比如最近两年,猪价先是经历一轮翻倍式暴涨,后又连续下跌,甚至腰斩。

  猪价持续低迷已带来一些冲击。一方面,对生猪养殖户和猪企来说,是经营层面的大面积亏损,影响其生计或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申万行业分类下的生猪养殖企业已全部陷入亏损,根据2023年四季度猪价走势推算,2023年全年行业大面积亏损几成定局。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暂时获得猪肉相对低价带来的实惠,但市场形势容易挫伤养殖户积极性,如果上述局面反转,势必触发猪肉价格反弹,消费者也会再度面临猪肉“高攀不起”的怪象,最终推高消费者物价指数,影响物价稳定。

  平心而论,“猪周期”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一种客观现象,难以根本化解,各类主体只有科学应对,才能尽量消减其负面影响。

  对于政府而言,在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基础上,可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充分发挥猪肉储备调节机制的作用,减缓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对意外冲击的应对能力,比如尽力防范外来疫病的侵入,避免因疫病因素对猪肉供给造成强烈冲击。

  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可以加大科学预判力度,特别是对于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而言,可以利用其信息收集能力和研究实力,合理调节养殖规模,中小养殖户也需提高风险意识,总结经验,做到不盲目跟风。此外,我国已推出生猪期货,有条件的生猪养殖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利用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还可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开展生猪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生猪价格及养殖利润波动风险,但需避免将生猪期货作为纯粹投机的工具,偏离主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