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金所总经理霍瑞戎:以改革精神推动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霍瑞戎12月5日在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期货市场特别是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下一步,中金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精神推动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金融期货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金所积极将金融期货的运行摆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大局当中,在自身不出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输出风险管理服务,服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中金所已上市3个股指期货品种、3个国债期货品种和1个股指期权品种,总体运行安全平稳,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功能日益显现。 

  股指期货方面,市场持仓稳步增长,机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股指期货市场日均成交约29万手,日均持仓54万手,日均成交持仓比0.53。机构投资者成交占比超过五成,持仓占比接近七成。“实践表明,股指期货的上市和平稳运行完善了资本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了资本市场的韧性,有助于注册制等基础制度改革推进,提升直接融资质量效率,服务科技自强的国家战略,在更好集聚社会资金的同时也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做出了有益贡献。”霍瑞戎表示。 

  国债期货方面,市场定价效率继续保持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国债期货日均成交近10万手,日均持仓23万手;国债期货年成交持仓比维持在0.5左右的合理水平。国债期货各品种与对应现券的价格相关系数持续保持在99%以上,期现拟合良好、基差合理稳定。目前,国债期货的机构持仓占比已接近90%,是我国机构持仓占比最高的期货品种。霍瑞戎表示,通过向市场提供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国债期货在助力国债和地方债等顺利发行、服务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升债券市场弹性和韧性、积极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股指期权方面,股指期权的“保险”功能渐次发挥,改善优化市场生态。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相比,股指期权还处在上市初期,市场规模与投资者参与程度还在循序渐进稳步增长,灵活多元风险管理手段和金融创新基础元素的特点刚得到初步展现。今年前三季度,沪深300股指期权日均成交量近13万手,权利金成交额约11亿元。成交持仓比、期现成交比均运行在合理区间,机构成交、持仓占比均约6成,持仓目的较为多元,其中保险属性持仓占比达2成,对应日均受保现货市值约250亿元,对维护股票现货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金融期货市场总体而言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多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契合现货市场需要的空间巨大。” 霍瑞戎表示。 

  一是产品数量和提供的服务还难以满足现货市场风险管理需求。当前,我国股票市值、债券托管余额全球排名前列,但金融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发展不匹配,难以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抓手不足,与境外成熟市场主要期货交易所差距还比较明显。 

  二是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经过长期工作,目前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公募基金、私募、信托、期货子公司、QFII/RQFII等均已获准参与金融期货市场,养老金在金融期货市场的参与度近年也明显提升,但现货市场中长期资金参与金融期货市场还不够充分,买方资管机构金融期货多头持仓还不足。 

  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明显落后于现货市场开放步伐。在现货市场,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债券通等渠道参与我国债券市场,可以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模式等参与我国股票市场,但在金融期货方面,境外机构参与路径比较单一,开放步伐落后于基础市场。 

  霍瑞戎表示,下一步,中金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精神推动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是坚持总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着力巩固市场根基。继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参与金融期货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参与者主体多元化与结构平衡,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便利居民共享资本市场改革的制度红利。 

  二是坚持严监管、防风险、促稳定、保安全、守底线。持续履行一线监管职责,促进金融期货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多角度加强对市场运行风险的预研预判,丰富工具箱,扎实做好应对准备,努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不断提高技术系统运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风险管控、品种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承载力和包容度,强化技术支撑与科技赋能。坚决贯彻“九字方针”,维护市场秩序。 

  三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丰富产品体系,提高服务现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能力。在加强监管基础上,积极丰富品种供给,构建标的现货资产覆盖面更广的金融期货品种,努力与基础市场发展需求相匹配,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金融市场避险服务。 

  四是多角度发力优化市场生态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金融衍生品知识的普及化程度,认真总结机构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模式,努力讲好金融期货故事,扩大正面影响。夯实期货市场法律制度基础,为业务创新发展提供充足法律和规则保障。 

  五是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推进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贯彻落实上海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政策,全力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匹配基础市场对外开放节奏,满足境内境外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管理风险的需求。在坚持境内期货市场特色做法和制度安排基础上,持续优化各项业务机制,提升本土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境外优质资金流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