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京物资学院第十五届期货论坛·新格局下期货及衍生品发展高端对话” 线上论坛顺利召开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近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主办,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和北京物资学院期货学院共同承办的"北京物资学院第十五届期货论坛·新格局下期货及衍生品发展高端对话"线上论坛顺利召开。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证券期货》主编王文举在致辞时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大宗商品交易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对运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对期货人才培养、期货业的发展应该作出更高层次的展望。

此次论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题为"衍生品产学研生态",来自全国金融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高校的六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其中全国金融专硕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赵锡军在主讲 "我国金融专硕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话题时表示,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对复合型人才、专业化人才、信息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及法律人才的需求上。并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合理控制培养规模、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和标准、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项目管理创新、加强培养单位的规划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李建军在发表题为"产学研合作的期货人才培养"的演讲时表示,要实施分类别、分层次的业务人才需求培养方案,以当前期货公司业务转型为基础,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期货传统经济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发展并行的情况下,更加拓展前沿性、国际性、创新性的认识。目前需要重视五类人才培养,即产品设计人才、投资顾问类人才、交易类人才、量化风控类人才、期货与现货相结合的人才以及统筹管理与运营类的人才。

论坛的第二部分主题为"期货产教融合创新",来自高校、行业协会、代表性期货企业的六位产学研学者和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其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在演讲 "金融衍生品教学与人才培养探索"时表示,由于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衍生品市场规模的增长给人才培养提出崭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金融人才培养机构要顺势而为,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培养金融市场中真正需要的人才,能够满足银证保金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对于衍生品领域人才的不同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