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商品面临“压力测试” 资金布局分歧浮现

张利静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受多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继续上升影响,隔夜外盘金融市场普跌,7月20日国内商品开盘后普遍下跌,原油、20号胶期货主力合约跌超5%。分析人士表示,在原油大跌、海外疫情反弹背景下,商品普遍走弱,下半年承压的几率较大,不过在全球经济复苏主线之下,短期难现趋势拐点。

  多期货品种承压走弱

  7月20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绿肥红瘦”,能源化工期货跌幅居前。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收盘,20号胶、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跌超5%;橡胶、LU、苯乙烯、豆一期货主力合约跌幅均超4%,纸浆、燃料油、PTA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3%。

  7月18日“欧佩克+”达成的增产协议中,自2022年5月起提高生产基线的提法,令市场开始看空远期油价走势。“上周,EIA(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周度数据表明美国油品消费有走弱迹象,‘欧佩克+’的增产和新冠疫情反弹导致需求预期的悲观成为油价大幅下跌的触发点。”中信期货研究部商品CTA组和饲料养殖组负责人刘高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带动商品市场整体走弱,尤其是受原油影响较大的PTA、棉花、橡胶、油脂等品种表现较弱,而近日受煤炭价格支撑明显,且自身供需阶段趋紧的PVC、PP、PE、EG等化工品表现较为抗跌。

  “通胀预期带动美债收益率持续下降,在美股快速下跌驱动下,VIX(恐慌指数)明显抬升,避险情绪升温及欧美疫情情况使得黄金、美元表现偏强。”刘高超说。

  从近期大类资产走势来看:债券走势偏强,股市陷入阶段性盘整,大宗商品则呈现高位震荡态势。美尔雅期货首席经济学家原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说:“当前资金对后市观点分歧明显,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周期的操作布局:长周期看,通胀预期上行,做多思路贯穿始终;短期来看,宏观经济复苏的第一波次结束,可能在三、四季度进行调整,部分资金短线前往低风险资产(例如国债)避险。”

  短期难现趋势拐点

  原油大跌会否触发大宗商品趋势调整?分析人士认为,在欧美疫情反弹、原油大跌背景下,商品短期或波动加剧,但在复苏主背景下,长期趋势拐点短期难出现。

  “此次原油价格下跌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疫情反弹引发对需求转弱的担忧,因此对国内商品市场影响较大,预计将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且此轮疫情的反弹是在欧美经济体疫苗接种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生,预计本轮疫情仍将持续发酵,抑制全球经济重启进程及修复步伐,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将面临压力。”一德期货宏观经济分析师寇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同时也应看到,在外部不确定因素攀升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将有所加大,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财政政策上,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较慢,下半年财政空间较大,预计下半年财政支出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中,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下半年将加速增长。

  “对国内市场来说,原油带动的工业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中下游企业原材料成本的压力,利好企业业绩改善。商品价格回调将缓解市场对商品通胀的预期,对市场总体估值形成支撑。在市场情绪方面,疫情反弹引发全球经济复苏停滞担忧短期将对股市产生冲击,加剧市场短期波动。”寇宁说。

  原涛分析,从经济运行主线看,复苏与繁荣是长期趋势。“对比前几轮大周期,此轮复苏和繁荣最少要持续2-3年的时间。因此,大宗商品的长期趋势性拐点还很远。短周期看,自2020年二季度控制住疫情并复产复工开始,至今年二季度,经济复苏的第一个波次已经结束,下半年的三、四季度是这个波次的调整期。在这个短周期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自然也是短周期的。预计明年一季度复苏的第二波次将展开。”原涛说。

  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料承压

  从原油走势看,刘高超分析,预计近期在海外新冠疫情反弹及“欧佩克+”增产背景下,油价继续偏弱运行概率大。

  “随着美国就业持续向好,市场对美联储削减购债的预期将会再度增强,届时金融环境或将再度施压商品,而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价格承压下行概率较大。”刘高超称。

  “今年上半年海外经济体复苏加快,大宗商品供求错配是春季以来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疫情的反弹,海外需求增长预期放缓将改善商品供求错配的压力。疫情影响下,各国政策或将维持宽松,对商品价格产生支撑,预计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增幅将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将维持高位。”寇宁表示。

  从投资角度,原涛建议,长期配置的投资者,可以在资金有效管理基础上长期持有大宗商品;短期投资者可以暂时退出,等待第二波次行情的展开。

  “国内看,产业链上游的价格增长和利润积累,已经在复苏的第一波次中已经完成。因此,复苏第二波次中,更加看好下游需求以及终端消费。大宗商品中,能化板块的很多期货品种与下游消费密切相关,可予以重点关注。”原涛认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