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信期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俊峰:自下而上选子基金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产品能够持续获取绝对回报?在目前理财市场转型的十字路口,FOF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俊峰表示,一直坚持自上而下选赛道、自下而上选子基金的投研思路,长期来看FOF收益率更佳,更容易获取绝对回报。

  中国证券报:对很多人来讲,印象中期货公司的资管部门主要就是做期货的主动投资,国信期货资管部对此如何定位?

  陈俊峰:在大资管背景下,期货公司和券商、基金公司、理财子公司面对基本相同的资管新规监管,需要解决的是发挥各自优势去突围,找到自身定位。对期货资管来说,较多方面处于弱势,投研能力比不过公募、券商,资源方面也比不过其他机构。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突围方式是“由外而内的实现平台化”。

  由外而内,首先是借助市场上具备优秀投资能力的管理人来实现委托客户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刚开始通过FOF往外投,借助管理人的优秀投资能力以及我们的主动配置能力为客户创造持续累积的绝对回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内部化构建自己的细分策略,提升投资能力。

  这种是对委托人最负责的机制,也是更理性的方式。客户最关注的是投资结果,也就是最终净值,而这给了期货资管业务很好的弯道超车机会。我们在努力践行这种方式,通过FOF把业绩做好、规模做大,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和团队,从而实现内外部结合发展。

  中国证券报:作为私募FOF的管理人,你如何实现持续的绝对回报?配置理念和筛选逻辑有什么特点?

  陈俊峰:从2013年进入私募FOF这个领域,我们的定位就一直比较明确,希望产品可以穿越牛熊,实现绝对回报。6年来我们持续迭代投资方法和配置理念,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的投研思路是自上而下选赛道、自下而上选子基金。选赛道是希望接下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条赛道能越来越宽,选子基金是希望赛道上运作的子基金能代表相关领域中上等水平。这就使得我们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第一,要对宏观有一定的认知,对宏观环境和资产的传递过程有一定认知,对资产传递到策略有一定认知。这些认知就会形成对赛道的偏好、对赚钱能力和方式的偏好,找到那些在宏观属性上阻力小的方面,尽量回避阻力大的方面。第二,在子基金层面,伴随子基金的运转和策略的生命周期,自然就会优胜劣汰,这更像一个迭代的游戏。要做的就是在细分赛道里始终找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管理人和产品,去完成替换和迭代。我们FOF产品的策略调整是每季度执行一次,包括对赛道和选手两个维度的评估。

  其次,在子基金筛选标准方面,我们淡化了一些硬性门槛指标,如成立时间、管理规模等,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这并不是说降低要求,而是把筛选的方向回归到对投资策略本身的考察:策略有没有赚钱能力、有没有优势、风控能做到什么水平,以及它的赚钱能力能否持续等。我们从2013年进入这个市场,看过的偏量化的私募机构累计有1500余家。因为看过的私募足够多,我们才敢把硬性门槛往下调,去关注那些更重要的方面。

  中国证券报:你对于未来FOF的发展有什么预期?

  陈俊峰:一方面,与私募FOF相比,公募基金在FOF上能施展的配置空间更小,收益率受到影响。例如公募FOF在投资范围上受合规的制约会有一些限制,使得一些收益来源无法配置,在分散收益特征和风险来源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而言,私募FOF发展更早,产品更多,在交易方面受限更少,更加灵活,但有一定的投资门槛。很多投资者担忧FOF收益率不高,在大牛市时候,FOF收益率跑不过部分主动型产品,但从长期来看,其整体收益更佳,更容易获取绝对回报。

  另一方面,公募的投资管理能力基本都是内部化的,有自己的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但内部化有个问题:在各自细分策略上不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引发了理财领域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信期货资管是如何应对的?你觉得未来还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俊峰:资管新规引导产品净值化的转变,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对外拓展业务,产品净值化使得国内产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分层,以往的中低风险产品被刚兑的产品垄断,风险分层导致了中低风险净值化产品有了机会。在这种大趋势下,更多的机构将进行绝对收益的布局,我们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但与此同时,衍生出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依靠6年绝对收益FOF管理经验的先发优势,基于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可以将触角延伸到更多的客户群体,丰富我们的资金来源。帮客户获取收益是最重要的事。我们无法战胜市场,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绝对收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和捍卫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