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挥“主场优势” 钢企期货套保迎来好时机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期货套保正当时

  危局之下,一些钢铁企业主动求变,顺应市场趋势,为进一步发展赢得了先发优势。据南钢股份证券投资部主任蔡拥政介绍,南钢对期货的运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今年矿价上涨的风险。

  南钢并没有在巴西矿难前后投入大量多单,而是按公司一直以来的体系和套保思路,把去年和今年以来的锁价长单连续进行成本端对冲,订单按百分之百比例锁定铁矿石库存。在此基础上,今年公司锁价长单套保规模继续增长。今年以来锁单量超过30万吨,期货端铁矿石维持多单峰值在60万吨,焦炭多单峰值在15万吨,以有效对冲矿焦价格上涨。“我们没有预测巴西矿难并为之做一些超前准备,而是在平时就把期货套保的工作做到位,在大风大浪来的时候能稳定整个成本端和现货端的变化,利用期货工具起到稳定经营预期、平滑利润曲线的效果。”他说。

  在具体策略上,原材料采购方面,在现货库存容量和资金受限的状况下,若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价格有贴水,并有价格上涨预期,南钢考虑通过买入煤焦矿期货合约建立虚拟库存。钢材销售方面,南钢的策略支持长期锁价长单,控制订单成本;在现货反映销售不畅,库存增加和价格有调整预期的情况下,还考虑通过对产成品敞口的卖出套保,防范跌价损失。

  根据今年上市钢铁企业披露的经营情况,一季度南钢股份经营净利润下降了17%,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行业45%的水平。“这是由于我们年初就采取了高库存策略,再加上约80万吨的自有矿做资源补充。今年我们在铁矿石、焦炭期货上做了很多套保以锁定原料成本,在对冲原料成本、减少利润下滑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蔡拥政指出,对于期货套保,公司不追求短期的超高利润,而是为了获得平稳合理的利润水平,比如在当前整个行业利润下降的时候,公司利润下降得更少一点。

  同时,企业做套保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企业管理者要形成期货、现货“一盘棋”的思维,认识到期货工具是用来避险的,而不是投机盈利的,正视套期保值亏损。对期货业务的考核,也要将期货和现货经营结果合并进行考核,综合看待期现货业务的收益情况。

  除了参与期货市场套保之外,企业利用期货价格进行定价也是对冲风险的手段。本钢集团销售中心期货贸易部副部长孟纯介绍,作为原料需求方和成材的供应方,钢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择优成为基差制定方或点价方,选择灵活的点价期与交货期,促进全产业贸易模式优化和完善,为生产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利用期货工具拓展经营模式提供新路径。

  “目前,国外矿山销售到中国的铁矿石主流品种以普氏指数定价。由于各指数不能交易,企业不能通过买卖指数进行价格风险管理;而对于通过期货市场对铁矿石进行套期保值,部分企业缺少专业的期货操作团队和经验。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恰恰为解决上述弊端提供了解决方案。”她说。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