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经过近30年发展,形成了覆盖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农业、林业、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的衍生品体系,取得长足进步。日前,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七年居全球首位,期货市场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以场内市场变化为主。要实现期货公司利用场内市场来为实体经济提供各式各样的风险管理服务,并满足实体企业巨大风险管理需求工作仍任重道远。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对行业业态重新定义,例如在行业定位、期货公司属性和可开展业务方面,都应当进行制度创新。
场外衍生品市场或是突围方向
长期以来,期货公司可开展的业务较为单一,虽然近些年陆续核准开展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和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但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还不能够迅速促使期货公司更好地、更全面地服务实体企业和广大投资者。与此同时,对比证券公司的众多业务类型的全面发展,期货公司可为实体企业和广大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类型显得更为捉襟见肘。
在许丹良看来,期货市场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实体企业,就是为广大实体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客户的金融需求在传统意义上,就是投资和融资。而现在,以实体企业的产业客户为例,其金融需求包括“采购、销售、融资(境内、境外、直接、间接)、投资(境内、境外)、管理(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等)”内容。可以说,当前或未来期货市场客户的金融需求从内涵到其外延都在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期货行业与时俱进来满足广大企业客户的需求。
“期货风险管理业务将是行业发展最大的突破口。”许丹良指出,场内市场发展已逐渐丰富,而期货资管业务天然属性决定了短期内做大不现实,因此,场外衍生品市场将是期货公司最大的突围方向。从国际市场来看,发展空间巨大、更具活力的市场同样是场外市场。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来看,券商增资旗下期货子公司的势头较火热,仅12月前后就有4家上市券商出资近30亿元增资旗下期货公司。有业内人士称,券商增资期货公司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场外业务火热,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对于注册资本需求提升较大所致。同时,除了对期货公司进行增资,券商对旗下期货公司的股权结构也进行了整合,例如银河期货变身为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据统计,目前至少有31家期货公司为证券公司全资子公司,由证券公司100%控股。
不难看出,券商参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另外,股指期货交易限制逐步恢复常态等政策也使市场对券商权益类衍生品业务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