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报告称其为一种特殊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是2016年度风靡全球的热门词汇之一。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研究数据显示: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望成为第五代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近两年,硅谷和纽约的区块链初创技术公司相继成为各类风投基金热捧的项目。
概念定位: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分布式数据库
区块链是一种包含时间戳的信息块彼此相连形成的信息块链条,它的核心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账本,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把一段时间系统内全部信息交流的数据,通过密码计算和记录到一个数据块,每一个区块里记录了上亿个区块、时间戳,从上亿个区块到这个区块之间发生的所有交易记录。
特点之一: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区块链结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去中心化,根据开源的分布式协议,让信息通过分布式的结构传播发送给全网;通过分布式记账确定信息数据内容,盖上时间戳后生成区块数据;再通过分布式传播给各个节点,实现分布式存储。
去中心化的系统通常随着参与节点的增减,导致系统风险指数升降。在网络层面,区块链是建立在IP通信协议和分布式网络两项技术基础上的,任何一个节点被黑客攻击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因为任何一个节点都会保存整个系统的总账本。只要世界上还有一台终端机没有被黑客控制,整个系统恢复起来就非常简单。
特点之二:去信任(Trustless)
区块链也被称作“创造信任的机器”。在系统中,参与者无需了解其他人的背景资料,也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的担保或保证,区块链记录信息的产生需要全网络节点的确认。一旦生成将永久记录,无法窜改。除非拥有全网络总算力的51%,才有可能修改最新的生成一个区块记录。区块链技术其实是用纯数学方法来建立各方的信任关系,每个节点掌握各个节点信息。信息可以采用公开原则,系统内交易的批准取决于所有节点的共识性原则。规则对于所有节点公平公开,且强制性去中心化。
区块链降低了可信方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信用背书网络系统中,参与人需要对中央机构足够信任。于是随着参与网络的人数(节点)增加,系统的安全性相应下降;与之相反,区块链网络中参与者不需信任任何人(节点),随着参与节点的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不减反增,同时数据内容可以做到完全公开。
应用场景:从数字货币崛起到金融领域创新
根据区块链研究所(Institute for Blockchain Studies)创始人Melanie Swan(梅兰妮·斯万)的观点,目前由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和将有的革新主要分为三类:区块链1.0、2.0、3.0。
区块链1.0对应的是数字货币。这方面的应用与现金有关,包含货币转移、汇兑和支付系统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比特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已经在欧美国家获得相当程度的市场接受,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交换的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
比特币网络的崛起也使各个国家发行数字货币成为一种国际趋势。2015年厄瓜多尔率先推出国家数字货币,在减少发行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便利;突尼斯也发行了数字货币,除了买卖商品,还能缴付水电费等。十分便于管理。瑞典、俄罗斯等国也在积极筹备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
区块链2.0是指区块链技术在其它金融领域的应用。比如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流通、股权登记和转让等供应链金融。
当前的跨境交易需要依赖可信任的第三方中介,第三方的介入也导致了跨境支付结算时间长、费用高、过程繁琐。而区块链技术可以抛弃第三方角色介入,通过全网信用实现点到点的透明交易。这样不但降低了操作成本和费用,而且提高了跨境汇款的安全性,加快了交易速度。根据麦肯锡的测算,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其中减少的8美元为中转银行费用,美元为外汇汇兑成本、合规及运营成本。
区块链3.0是指区块链在金融行业之外领域的应用,包括医疗、物流、等各个领域。据此实现信息的自证明,通过解决信任的问题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正在兴起的公信系统公证通(factom),正是利用区块链技术革新了商业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管理和记录方式。该公司于2016年11月底公布其收到了比尔·盖茨基金会的资助,致力于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来记录全球各地的医疗记录,“创造区块链来记录可以使记录访问变得更加经济,也可以保护记录免遭损失或操纵。”
当然这三个版本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正如1.0为人类勾勒了一幅全球货币统一的蓝图,但这需要全球人民和机构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正是意识到其实现的难度之大,才衍生到了其他局部范围领域的应用。
研究与投资:全球热力追捧区块链技术
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际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此轮变革中,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影响范围最大的领域,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美联储报告关注区块链,称其为一种特殊的分布式账本
美联储高度预期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在结算支付、资产清算等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强调其数据库可靠、公开透明、加密算法等特点的重要性。其报告称:“美联储公开表示支持和监管那些可以引领结构设计和金融市场的创新。”美联储对区块链的关注点,集中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系统在透明化结算方面的应用和整合。美联储表示如果美国电脑系统采用了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每年能处理6亿次价值12.6万亿美元的交易,清算方式将更加安全、有效、透明化。
更重要的是,报告称美联储研究团队已经和银行等对分布式账本技术有兴趣的金融机构就资产结算方面展开探讨。另外,美联储还对30位行业领袖进行了采访,内容涉及分布式账本系统的前景、发展和应用。报告称“美联储研究团队通过和目前已参与、对分布式账本技术发展做出过贡献的相关人士的研讨,已经提前了解了分布式账本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发展。”
美联储还关注了私人区块链领域。在其报告中,研究团队阐述了其对于无需许可的公共区块链及需要许可的私人区块链的估值思路。公链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如比特币,没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整个网络。而私链中只有特定的群体才拥有网络控制权,且能够改变和操作数据节点。在研究报告中,美联储表现出对私链或者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的发展和实践具有极大兴趣,“比特币是加密数字货币公链应用非常好的范例,然而金融行业主要关注私链的发展,因为私链系统能够提供关键功能的控制权”。
综观其研究报告全文,美联储持续关注私链的应用案例,描述了私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发展的可能性。然而,在其报告中,美联储研究团队强调了保持交易记录永久透明的重要性,同时也称分布式账本技术大大减少了运营和金融风险。
花旗银行公开表示支持外汇交易区块链初创企业CoBAlt DL
花旗银行已经公开披露其投资了一家英国伦敦初创公司Cobalt DL,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简化外汇交易程序。
Cobalt DL由两位经验丰富的银行家创立,致力于研究将分布式账本技术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外汇交易市场。目前,银行间货币交易需要与买方、卖方、做市商、清算方和其他第三方保持交易记录,故交易记录的调整和核对放慢了整个交易过程,也增加了交易成本。
对此,Cobalt DL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独立共享式的交易记录,利用复杂的加密数字密码,保证使用者安全地浏览和编辑共享账本。这种区块链技术率先应用于比特币,满足了央行的需求。
花旗G10外汇全球总裁James Bindler表示:“我们被Cobalt DL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重新设计外汇交易的基础架构所吸引。Cobalt DL的解决方案极有可能削减成本并降低行业风险来提升外汇交易服务。”
Cobalt DL当前正处于测试网络的初级阶段,并预计在2017年最终建立。15家机构正参与测试,其中包括花旗银行。Cobalt DL预计其技术至少能减少20%的外汇交易成本。另一名Cobalt DL创始者Andy Coyne表示:“我们通过减少外汇交易中的无效性、重复架构和过程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敞口。”
类似Cobalt DL的众多银行和初创公司正投入百万资金和大量的时间,将区块链技术应用金融市场,以换取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日本交易所集团建立区块链联盟,2017年进行区块链实验
日本交易所集团携手旗下多家公司共同创建了区块链联盟,旨在发展出一个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服务的验证概念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2016年12月1日该集团宣布:东京交易所(TSE)、大阪交易所(OSE)、日本证券清算集团(JSCC)将共同建立一个区块链联盟,帮助日本金融机构测试这种区块链模型。
该集团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就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组建了内部研究团队,并迅速得出这种创新技术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的结论。2016年2月,该集团宣布于3月与IBM日本利用区块链技术测试其在清算、结算和其他运营领域的应用。这个全新的区块链联盟正是基于之前与IBM日本的合作,之后将会基于超级账本平台开发一种新的区块链概念验证测试环境。
该联盟运营目标包括寻求更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入开发过程,比如各种金融机构和区块链的工程师和开发商。该集团表示:“我们会去吸纳广泛的金融机构参与者与行业专家,联盟成员将执行概念验证测试并探讨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包括技术方面和运营方面。”
此外,联盟的测试环境将利用概念验证和IT供应商开发的模型,金融科技和区块链开拓者以及一些金融机构、交易所的共识是“验证各种应用能够帮我们强化技术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区块链联盟能促进开发商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信息共享,这种共享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工程师技术培训和金融机构的运营链培训来实现。区块链联盟的概念验证环境测试将于2017年春季展开。
IBM火力全开:2017年全面布局区块链
区块链将会成为最大的商业领域管理工具之一,IBM也正在致力于在区块链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毋庸置疑,区块链技术已经日益流行,尤其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预期着其将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IBM致力于与区块链技术的开拓者们展开深入的合作,并在2018年加速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金融社区。IBM的市场研究团队称到2017年年底14%的金融机构将会在其生产环境中应用区块链技术。IBM金融市场副总裁Keith Bear也认为在区块链技术发展早期这个数据可能会有存在变数,“需要注意到的是区块链应用开始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我们正与很多潜在的参与者开展实质性的探讨,这是未来真正的机会所在”。
此前,IBM早已经开展了广泛的金融活动来抓住区块链的巨大商机,涉及领域包括参考数据、零售支付、消费借贷及其他现金管理应用。
规模和现状:区块链“技术雏形”发展在路上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区块链技术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区块链投资迅速升温,美欧中成为全球主战场。2015年全球区块链投资共65起,融资总额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5.7%,全行业累计投资规模突破10亿美元。
可以预见,区块链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一切数字化及可以被数字化的场景都可以利用区块链来实现去中心化、程序化及自动化的存储和交易。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区块链仍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雏形”,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去探索和应对。基于当前现状,区块链正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技术难题——区块链技术要求系统内每一节点保留一份数据备份,轻量级的节点数量不在话下,但超大规模的数据节点仍有待研发。每秒交易量也是区块链应用所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目前比特币区块链每秒能处理7笔交易,交易确认时间一般为10分钟,交易效率仍需提升,否则也将限制其在金融高频交易场景中的利用。
安全性——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保证每笔支付都是真实的,全网都可以对每笔交易进行审计,但可信度仍受制于51%的算力约束。如要对现有区块进行修改,需要拥有超过全网51%的算力支撑。如果任意一方能掌控超过全网51%的算力,就可以更改账本信息。虽然这一成本很高,但还是存在实现垄断的可能性。
监管难度——对于金融创新,风险监管仍是重中之重。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区块链的发展,但实现了去中心化、点对点之后,监管者将面对“天量”的数据潮,监管机构该如何应对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怎样对信息的透明度进行规范?都是跟随在区块链脚印之后的大考课题。
综上,区块链技术作为颠覆传统的创新科技,具有巨大的爆发空间,但是又滋生着新生事物的种种不确定性。只有以前瞻的视野、辩证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的实践,才能趋利避害,把握市场先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