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收”一直是黄土地上勤勤恳恳的农民最大的心结。2017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较往年大幅增加,加之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大豆价格在秋收后出现下跌,与此同时由于干旱天气影响也导致当地产量出现了降低,产量、价格的双重不利影响了豆农的卖粮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不过,赵光农场的职工们却头脑活络,受益于大商所组织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通过“收入保险”和“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了稳收、增收。
“农民一直是靠天吃饭,从播种后就担心旱涝灾害,还有秋收后卖不上价格。如今,种庄稼不再担心自然灾害,也不再担心‘丰产不丰收’。有了‘保险+期货’,种地不再愁。2018年特别希望能扩大试点,让种植户的地都能投上保险。”赵光农场第九管理区职工李月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大商所支持的赵光农场“保险+期货”收入险试点项目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试点项目到期赔付,粮食顺利销售,让种植户切实得到了实惠,规避了大豆产量下降或价格下跌的风险。
收入险:农民不再望天收
李月刚是当地的“能人”,很多农民都看他在下一年度种什么庄稼,然后大伙儿也跟着种。据李月刚介绍,他就是个敢干的人,有新鲜事物看准了就想试试。除了个人流转部分土地,他还组织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土地5千多亩。
2016年,李月刚第一次尝试了“保险+期货”。“第一年的时候积极性不是很高,作为农民我们都不懂,心里没底。听保险公司和农场领导介绍后,我基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壮着胆子参加了一小部分的价格保险。”李月刚说,2016年价格保险的目标价格是1.9元/斤,他尝试性投保了260亩,“最终获得理赔2400多元,真的挺高兴。”
“2016年参加试点的农户都受益了,2017年想参加试点的种植户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他继续说,“我本打算把自己种植的385亩大豆地全部加入收入保险,可由于本次试点整个农场就给3.5万亩地,摊薄后我只能投保231亩地的收入险,其他154亩还是传统的灾害险。”
2017年李月刚所种植的区域灾害较多,秋收产量235斤/亩。其投保收入险的231亩地获赔了1.8万余元,而另外154亩投保传统灾害险的土地,由于产量高于该险种的保底产量,没有获得理赔。赵光农场场长王宏忠告诉记者,2017年农场职工投保收入险,相比传统灾害险没有多交1分钱保费,但整体却比只投保灾害险多获得赔付100多万元。
据大商所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24日,由大商所支持,南华期货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简称“阳光农险”)联合开展的黑龙江农垦集团赵光农场大豆收入险试点项目完成理赔247万元。其中赵光农场获得赔付239万元,襄河农场获得赔付8万元。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南华期货副总经理唐启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7年赵光农场“保险+期货”试点是基于2016年在赵光农场成功试行大豆价格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开展的,试点项目将价格和产量有机结合,保障了黑龙江省北安赵光农场、襄河农场的6000吨大豆,承保面积约3.75万亩,投保户201户。
“收入保险是新型保险形式,产量及价格设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品到期后赔付情况。”唐启军表示,收入险的目的是保障投保户的综合收益,要覆盖农户种地的物化成本。南华期货、阳光农险与投保户经过多次探讨后,基于赵光农场近年来种植情况,设定大豆保障亩产量0.16吨/亩,保险责任水平为85%,保险价格为4000元/吨,以9、10月份大商所黄大豆一号1801合约收盘平均价为比价标准,即亩产保额为0.16×85%×4000=544元。
在行业人士看来,“收入险”产品规避了农民最担心的受产量、价格、灾情等因素影响导致收入减少的风险,起到了“定心丸”作用。“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收入保险及订单农业的开展将有力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唐启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