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推出更多衍生品工具
实际上,就在上周五(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也迎来了“三周岁”生日。在运行的三周年里,50ETF期权的市场功能逐渐得到认可,也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重要避险工具。
据上交所《股票期权行业通讯》(第二期)数据显示,截2018年至1月底,投资者账户总数为260040户(经纪业务客户账户总数为259875户)。1月新增经纪业务客户账户数2126户。目前,已有84家证券公司、23家期货公司开通股票期权经纪业务交易权限,61家证券公司开通股票期权自营业务交易权限,10家证券公司为50ETF期权主做市商,3家证券公司为50ETF期权一般做市商。
尽管当前50ETF期权市场运行平稳,但总体上来说,当前国内可行的对冲风险操作工具仍较为有限。
中电投先融期货研究院田瑞表示,例如,融券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从经纪商处能融到的券种、数量都比较有限;股指期货方面,目前只有三个品种,投资者可选择的标的较少,使得对冲或套保操作面临一定的局限性;期权,不论是场内期权还是场外个股期权,想要选择也不容易,目前场内只有上证50ETF期权,对应现货标的是上证50ETF,如果持有其他个股或者投资组合要想进行对冲或套保将很难操作,场外个股期权受到监管限制,目前更多是机构在进行操作,非标准化及定制化等特点使得它方兴未艾。
曹扬慧也表示,50ETF期权的标的毕竟只是50ETF基金,而不是上证50指数,因此,在避险功能的发挥上肯定不如指数期权和指数期货来得更为直接有效。建议推出更多的期货及期权品种包括指数期权等,以更为丰富的品种系列来满足投资者的避险需求。
薛津桥表示,如果未来国内市场有了指数型期权,如300ETF期权、500ETF期权或者是三大股指期货的股指期权,避险工具的相关性不佳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中小投资者也就有了更多选择。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个股期权在国外市场已发展非常成熟,但我国的股票期权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较落后。但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个股期权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是历史所趋,可以预料到个股期权在我国将会有一个快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