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豫光金铅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王朱莹 摄
帕拉吉之盾,源于诺亚在太古时期为守护宇宙而用自己的力量所打造的神器。
近两年在黑色系光环笼罩之下,一个被多数投资者忽视的小金属正悄然活跃,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升温记”:2011年时持仓量尚不足万手,2017年乘着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的东风,量价齐升,持仓量一度创下近11万手的历史新高。
这个小金属便是铅。2017年以来,沪铅期价累计上涨10.11%,成交金额达11555.29亿元,较2016年增加190.25%。在这背后是企业套保意识的觉醒。随着上期所不断完善合约相关规则制度,提升实体企业套期保值便利度,小金属正发挥着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的“大能量”。
逆袭大戏:冷门变热门
“2018年黑色系行情可能是鸡肋,有色金属板块可能是鸡腿!”上海睿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付爱民表示,吨钢利润比较高,难以持续,未来一两年看好铜,因铜是未来的金属,海外需求的持续性强。
事实上,除了“铜博士”之外,一些小金属2017年以来也受到投资者青睐,持仓量创下历史新高。
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数据显示,2017年沪铅期货成交量为1250.92万手,较2016年增加174.25%;成交金额达11555.29亿元,较2016年增加190.25%;实物交割量为20.31万吨,较2016年增加72.01%。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铅这个品种,以前我很少注意到,但最近其他有色金属期价下跌的时候,铅价却表现抗跌。”资深期货投资者陈先生表示。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11月份,全球精炼铅市场累计供应为短缺16.9万吨,2016年同期为供应过剩1.6万吨。2016年底LME与上期所库存总量为22.36万吨,2017年两市场库存总量为18.42万吨,其中LME库存从2016年底的19.49万吨下降到2017年底的14.22万吨,上期所库存从2016年底的2.87万吨回升到2017年底的4.20万吨。以上数据显示,全球精炼铅库存有所下降,国内库存相对回升。
从年线上来看,沪铅主力连续合约指数已实现“四连阳”,累计涨幅达59.77%。而有色金属之首的“铜博士”同期涨幅仅为15.96%。中泰证券此前分析认为,铅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环保对于供应面的影响。国内铅精矿受环保核查影响产量下降,随着环保力度加大,部分非法再生铅企业被取缔,在供给端造成了一定收缩。同时,LME铅总库存仍处于近年低位水平,铅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部分业内人士分析称,2017年铅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国内铅精矿主产区湖南、云南部分矿山品位下降,加上环保因素,国内矿山现有产能和开工扩建均有所减少,供应短缺局面仍在持续。随着铅价回升,矿山或将逐渐恢复增长,预计国内铅精矿供应将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