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业务深化大宗商品服务
近两年,国都期货经纪业务总部副总屈晓宁在开展业务时也明显感受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正在塑造期货公司崭新的业务模式。
“这两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GDP增速的转挡、结构调整的压力不断给以往高速、粗放发展的实体经济企业带来挑战。而在供给侧改革开始发力之际,传统产能过剩行业更是面临着进一步的结构性调整。由于产业客户分属不同行业且需求多样化,期货公司也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制度来保障服务的专业及高效性。”屈晓宁解释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不只是在期货交易方面给予产业客户提供建议和交易环境,更多地是通过投资咨询和风险管理的方式介入到企业的运营中来。”他说。
在2013年业务起步开始,一直战斗在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一线的浙江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已经总结出了这样一套“生意经”:与盘面投机不同,现货企业与期货公司“做生意”,无论买方还是卖方,其交易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价格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公司探索跨境风险管理的步伐也同时迈出,目前还在等待政策配合。
日前,中期协发布《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纲要(2016-2018)(征求意见稿)》(下称《纲要》),分十五项针对当前市场情况为期货经营机构创新找到落脚点。对此,马文胜表示,目前宏观经济倡导供给侧改革,改革过程有一定风险,风险可以分化和化解,目前最有利的工具还是期货市场,现在市场最大的矛盾也是最大的需求,与衍生品市场功能发挥是否充分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出台《纲要》指导期货业特别是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方向,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