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公司的天职,随着期货品种体系的日益完善,期权等衍生工具的不断丰富,产业链品种体系的日益健全,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提升。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期货公司不断深化经营,升级商业模式,服务实体经济深度和广度显著增强。
一、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公司的天职
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根本宗旨,期货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现代期货交易产生的标志是CBOT的成立,而CBOT的成立恰是希望帮助粮食交易商、农户解决价格波动风险问题;中国期货市场建立则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当时,中国的主要战略是价格闯关,建立市场化价格体系。在此背景下,借鉴美欧发达经济体的价格体系,我国进行了期货市场试点,为完成商品价格双轨合一的改革任务贡献力量。可以说,期货市场具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天然基因,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公司的天职。作为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公司处于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前沿。近年来,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期货公司不断深化经营,升级商业模式,逐渐由单一的经纪通道提供商向综合性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商转型,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二、期货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不断升级商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规模由小到大、品种工具由少到多、业务模式由单一到多元,行业由封闭走向开放,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发挥逐渐增强,期货公司基于两大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服务逐渐增多。
第一,增强贸易定价,提升贸易效率。由于期货价格的权威性、公开性、预期性以及期货市场较好的流动性,利用期货进行现货定价已愈发普遍,形成了基差定价(基差贸易)和内嵌期权定价(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较之于传统的“一口价”模式,基差贸易将价格波动风险转变为基差波动风险,风险敞口缩小,降低了贸易双方持续跟踪商品价格的成本,贸易定价更为透明。同时,贸易双方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降低了企业风险;含权贸易在贸易环节中嵌入了期权,有助于企业建立与自身上下游客户的良好关系,保护中小客户的利益,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粘性。近年来,基差贸易、含权贸易在油脂、黑色、化工等领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和应用。截至2019年6月,宏源期货基差贸易规模达11亿元左右,有效促进了期现价格拟合,提升了商品贸易效率。
第二,品种工具日益丰富,风险管理功能逐步增强。一方面,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的灵活运用,企业能够实现库存管理、虚拟厂商等多层次的套保;另一方面,得益于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期货市场工具箱越来越丰富,能够通过多维度衍生工具助企业管理风险,像场外期权、商品互换、指数产品等给企业风险管理模式更多样化的选择,在风险收益管理、财务报表处理、实际操作方面更加便捷。截至2019年6月,宏源期货场外期权规模同比增长353%,在合规、合理风控的前提下为实体企业提供了良好风险管理工具。
此外,期货市场着力推动的“保险+期货”,已经连续多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对于促进期货、保险和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提高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稳步推进期货交易所指导建设农产品期权及场外市场,推动期货公司积极拓展创新业务、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大意义。2017-2018年,宏源期货累计申请获得期货交易所6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天然橡胶、白糖、大豆、苹果等品种,累计赔付1713.9万元,惠及农户3483户、6个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户1660个。
第三,创新融资模式,提升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效率。一是期货市场能够通过仓单质押、仓单串换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提升企业周转效率;二是期货市场是天然的风险转移市场,能够在企业、银行之间搭建衍生品将风险转移至整个金融市场,实现风险的转移和稀释,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例如,铁矿石贸易商在用铁矿石仓单质押融资时,可以买入看跌期权,对货值进行增信,如此能够能够更好的解决质押融资面临的货值损失风险。
总体而言,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主要经历了由“看你做”到“帮你做”再到“替你做”三个阶段,呈现由简单到专业,由单一向综合的发展特点。“看你做”是为企业提供基础的行情、资讯、交易、结算、风控等通道平台服务;“帮你做”是在传统经纪业务的基础上,基于“专业+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研究咨询、交易交割服务,有效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替你做”是基于“平台+专业+资本”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多种手段为企业提供包括基差贸易、合作套保、仓单服务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三、提速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虽然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显著增强,但是仍存在诸多短板限制了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如期权等衍生工具不够丰富、人才不够等。种种短板制约了期货公司业务内容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限制了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因此,期货市场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创新容错、试错机制,加强期货及衍生工具创新,培养引进先进人才,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升级商业模式,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第一,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需要强大的中介机构作为载体,需要期货公司不断创新以满足实体多元化需求。因此期货市场要为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为目标的创新开绿灯,建立创新容错、试错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在创新业务出现风险时,要采取合理、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强化风险防范,不能因行业某一局部风险事件而对行业创新因噎废食。
第二,加强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力度,增强期货公司专业密度。人力是资本,人力是资源。期货公司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向发力,加强对场内外、境内外、期现货市场人才的培养,着力打造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增强市场专业密度,加强市场创新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第三,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创新,建立多层次衍生品体系。期货交易和期货公司要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创新,建立既有商品又有金融、既有场内又有场外、既有期货又有期权的综合多元的多层次衍生品体系,丰富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和产品。期货公司要综合利用场内和场外、商品和金融、期货和期权、衍生品和基础品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第四,为期货公司提供更多牌照资源,拓展期货公司展业范围,鼓励期货公司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场内外、期现货、境内外市场,探索基础品与衍生品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支持期货公司探索远期、期权、互换、掉期等场外衍生品业务,丰富期货公司业务内容,增强期货公司综合经营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
近年来,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期货公司不断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技术、内容,满足企业综合化、个性化需求,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未来,期货公司应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定位于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期货及衍生工具创新,不断丰富业务内容,升级商业模式,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9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