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 3月29日21:00起,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化工及玉米品种开启夜盘交易。当日夜盘小节运行平稳,各类投资者参与积极。截至夜盘小节结束,新增6个期货品种成交量30万手(单边,下同),玉米期权成交0.4万手。
据统计,当晚夜盘时段,聚丙烯和乙二醇成为继豆粕、铁矿石之后,成交量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品种。具体来看,新增6个期货品种夜盘成交量分别为:乙二醇7万手、聚丙烯7万手、聚乙烯5万手、聚氯乙烯4万手、玉米6万手、玉米淀粉1万手,6个期货品种成交量合计30万手,持仓量合计246万手。当晚玉米期权共有6个系列、约230个合约挂牌交易,成交量为3627手,占标的成交量的6%,持仓量为16万手。整体来看,新增7个夜盘交易品种价格有序波动,市场运行平稳。
降低隔夜风险 产业积极响应
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传辉指出,在夜盘交易机制推出之前,国内期货交易价格常常受欧美主要市场隔夜信息影响,白天开盘时出现跳空,国内企业往往面临猝不及防的损失。开启夜盘交易,通过延长交易时间覆盖国际市场的主要交易时段,可以使期货价格及时反映境外市场信息,让价格波动在时间维度上得到分散,也给了产业企业及时应对的时间,降低了国内企业的隔夜持仓风险。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能够利用夜间时段,更好地规避价格风险,也使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更具有权威性。
浙江杭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境内外玉米价格的联动性增强,当前我国玉米进口数量也有逐步增长趋势。开通玉米相关品种夜盘交易能降低白天开盘时的价格波动,也将增强玉米作为大宗农产品的国际化属性,对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各类化工产业企业也积极响应夜盘交易。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表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紧密度、互动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链间产品的传导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上下游产品的互动明显。特别是来自境外的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在国内的夜间,即使企业及时收到相关信息,以往受制于市场交易时间,也无法及时作出应对风险的措施。有了夜盘后,企业便可以在夜盘交易时间内,及时、高效的通过商品期货交易把风险降低甚至完全规避。
“目前,境内外原油期货、PTA期货等均有夜盘交易,保持同类品种交易时间的一致性十分必要。”他说,开通夜盘交易,对于产业而言可以提速增效,加快产业纵向和横向的互动与融合。以乙二醇为例,主要是由原油裂解生产,原油价格对其有较大的影响。有了夜盘后可与境外原油以及境内原油进行套保、套利操作,更利于产业客户的库存管理和利润管理。同时,乙二醇和PTA作为聚酯产业的两大原材料,是经济学上典型的互补品,两者间如套利这样的互动性交易更有利于形成聚酯原料的合理价格。可见,夜盘对乙二醇等品种的产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四联CEO廖承涛告诉记者,化工产业链是大宗商品里比较长的一个链条,PP,PE,PVC和上游的原油、终端的商品价格都有较强的连动,国内外经济形势、现货供需及物流等变化均对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化工品在夜盘时段会有较大波动,开通夜盘,根据实时价格配置生产计划和设计套保方案,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和稳定经营十分重要。
与国际接轨 提升市场影响力
杨传辉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国际知名的期货交易所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相继延长了商品期货的交易时间,如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均已基本实现全天交易;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2012年5月将农作物期货的电子盘交易时间由每天17个小时延长至每天21个小时;香港交易所在2013年4月推出了“期货夜市”,交易时间至晚上11点结束。随着我国各领域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内外经济联系更加密切,顺应商品期货交易全球化潮流、开通更多品种的夜盘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某深加工企业负责人指出,随着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的迅速增长,市场发展已步入瓶颈阶段。如何使我国期货市场在平稳运行中突破创新、与国际市场接轨已成为当务之急。借鉴国际经验,推出玉米等期货品种夜盘交易,有助于提升玉米产业链品种的吸引力,对期货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品种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随着更多品种开展夜盘交易,相关产业链品种之间、同品种境内外之间的套利机会将增加。“夜盘品种套利关系完整性的提高能更好的满足市场投资需求,企业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交易机制等方面也可实现更有效的市场监控。同时,夜盘品种的增加可以进一步丰富投资者夜盘期间的投资策略,有利于促进多元化期货投资理财产品的发展。同时,中国价格将与国际市场价格互相影响、互相引导,有利于提升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上述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说。
此外,廖承涛指出,当前很多国际投行已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参与了大商所相关品种交易,连续交易业务的发展将提升他们的交易热情,使他们的参与度更高、更充分,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