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启动之初就与我国实体经济血脉相连,在金融市场转型改革过程中,期货市场更是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冲锋者,在价格发现、助推产业转型、优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几年,期货行业监管逐渐健全,品种类别不断丰富,已上市品种运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还在积极引入境外投资者。期货经营机构则在监管层引导和支持下,围绕大宗商品、期现结合、资产管理等业务,衍生出“保险+期货”、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支持实体企业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
中国期货市场启动之初就与我国实体经济血脉相连。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市场经济改制过程中价格双轨制带来的价格波动难题,中国期货市场应运而生。
时至今日,我国期货市场已走过近30年历程。从酝酿起步、清理整顿到规范发展,再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期货行业一路走来不能说是一帆风顺,但进步有目共睹。随着期货期权产品的丰富和完善,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期货期权市场。这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期货抓住了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核心。
发展期货衍生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事实,也逐渐成为共识。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指出,中国期货市场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品种、制度创新有序推进,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期货市场可以也应该在服务实体经济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包括在美国,很多地方的期货和衍生品被打上了高风险的标签。”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委员Brian D.Quintenz在此次大会上表示,任何金融活动都有风险,衍生品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真正地管理和有效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正是衍生品工具促进经济增长功能的主要内容。”
对于期货人来说,服务实体经济既是初心,也是一如既往努力的方向。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王明伟表示:“期货公司是连接市场和企业的纽带,期货行业要坚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牢牢把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手段,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保障。”
期货业如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答案或许就在王明伟的话中——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手段。
多品种造就多服务渠道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期货市场累计上市期货期权产品60个,类别基本涵盖农业、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历时17年的酝酿与探索,今年3月,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上期所理事长姜岩表示,上期所今年除推出原油期货,11月又上市了纸浆期货,但能源类品种只有原油还不够,未来要沿着这条线做下去。此外,在计划推出20号橡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不锈钢、氧化铝、铬铁等期货品种。期权方面,计划推出天然橡胶期权,指数期货也在积极准备当中,有色指数期货已上报证监会期货部,还在研究航运指数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熊军表示,郑商所也在考虑增加新品种,包括红枣、尿素、纯碱、短纤、花生、咖啡等。另外,在白糖期权基础上希望推出更多期权品种,目前计划有棉花期权。
“今年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将挂牌上市。此外,大商所正在推进辣椒、生猪、苯乙烯、气煤、废钢、远洋集装箱航运、LPG等期货品种开发。其中,生猪品种今年初获得证监会立项批复。去年,大商所上市了国内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玉米期权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挂牌上市。”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也透露称。
看得出来,各家商品交易所对于研究推出新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这是为什么?
“多一个品种,就多一个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王凤海或许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姜岩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如果缺乏品种和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就受限。
熊军在谈到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时表示,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是大宗商品品种,每上一个品种,我们服务的领域就增加了一个行业。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戎志平则举了一个例子。他说,2014年中金所和山东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一项调研,当时山东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外贸企业,有三分之二可以通过银行外汇远期交易管理外汇风险,但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只有14%能得到银行服务,对小企业来说,避险难、避险贵是非常现实问题。期货市场则可以弥补这个短板,为广大中小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成本更低、更加方便的交易工具。
王明伟称,随着更多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和工具更加丰富,服务实体企业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创新业务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
丰富产品和服务手段,不仅仅意味着推出新品种,更重要的是拓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几家期货交易所近年来积极支持的‘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了期货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王明伟表示。
王凤海称,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大商所近年来大力推动品种、工具创新和场外市场建设。2015年,大商所组织和支持相关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推出“保险+期货”这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引起各方的认可和重视,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此外,近年来,期货公司围绕期现结合,衍生出了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业务模式,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子。
“实现风险进场人不进场。”据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喜介绍,期现业务创造了实体企业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实现了人不进场而风险管理需求进场。目前期现结合业务已逐渐拓展到基差贸易、合作套保、仓单服务、定价服务四大方面。
“期货公司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带动现货行业利用期货工具,并逐渐改变行业交易习惯。”刘胜喜称,基差点价、含权贸易等模式的推广,将企业之间从传统贸易的交易对手方、上下游产业链利润侵占,逐步转变成为利益共同体。
对于实体企业来说,改变行业交易习惯乃至经营模式,这是期现结合业务诞生以来,给行业、实体企业、实体经济带来的最大变化。
以前企业从组织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各个阶段都存在价格波动和管理难题风险,现在原材料购置可以外包、价格波动风险则通过购买场外期权等方式进行转移,实体企业从而可以专注于产品工艺和品种质量的提升。“现在我们已不再靠赚上下游产品价差来挣钱,而是赚精细化管理的钱,靠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挣钱。”浙江一位化工品贸易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反过来,期货市场产品、工具、服务手段的创新,也为期货行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契机。“经纪业务价值已经不大,我们今年准备做‘经纪+’业务。”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表示,当前期货经营机构经营范围中,经纪、投资咨询、资产管理是行政许可业务,加上子公司的期现业务、场外业务、做市商业务、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业务,实际上已是七大块业务,这七大业务可以两两组合、两三组合,作为一家期货公司来说,如果把这些业务组合好,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
中期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已有79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协会备案,总资产348亿元,同比增长23%;今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5%。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