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6日电 题:绿染云岭小康路——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实践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字强
七彩云南,绿为底色。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探索绿色小康之路。
这是9月3日拍摄的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貌与洱海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保护绿色生态,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洱海之滨,大理市古生村。村民祖祖辈辈临湖而居,“靠水吃水”。但53岁的村民何利成表示,他这“靠水吃水”的路,经历了不少坎坷。
第一次是1996年,洱海取缔机动捕捞。他买的新机动船用了三年就报废。第二次是2000年,洱海取缔鱼塘。他承包的18亩鱼塘也在其列。
到了2015年,环洱海旅游兴起。在外养鱼的何利成嗅到商机,回家把自己的宅院改成了民宿,“刚开始那两年,游客爆满。”
谁知好景不长,针对洱海沿岸客栈餐馆“野蛮生长”,2017年3月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对洱海流域2400多家客栈餐馆按下“暂停键”。这轮整治中,何利成的民宿被拆掉191平方米,去年客流才恢复正常。
这是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家的民宿(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短期看,我们付出了牺牲,但为了保护洱海,这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从长期看肯定不会吃亏。”何利成想通了这个理儿。
如今,洱海水质保持二类到三类,湖水更加干净清澈。他趁着整治的契机,把保留下来的民宿升级了一番,人气越来越旺。
洱海是云南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努力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一景(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与何利成“靠水吃水”相似,37岁的李小波曾经“靠山吃山”。
他家原来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托坪村,高黎贡山的半山腰上。以前村里耕地都种着玉米,房前屋后、陡坡峭壁,有土的地方就有人抢着种。问题是,“陡坡耕种”不仅收成很低,还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现在,山上的地都退耕还林了,种上了核桃、茶叶和草果。”李小波说。2019年春节前,他和村里160余户一起搬进了怒江边的安居房。他妻子在扶贫车间务工,自己则被选聘为护林员,职责就是巡山护林。
拼版照片:上图是云南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一景(2016年11月25日摄);下图是搬迁到怒江边的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村(2019年6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退耕还林后,托坪村逐渐“消失”,与高黎贡山的绿色融为一体。
彩云之南,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8%左右,稳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2019年提高到62.4%;以滇池、洱海、抚仙湖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好。
从空中俯瞰怒江大峡谷(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打造“三张牌”
滇池之畔,昆明市斗南村。30多年前,村民化忠义在自家的田里栽下一批剑兰,种出上市销售的鲜花,开启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序幕。
他不曾料到,斗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日后将崛起为“亚洲花都”。
“中国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昆明。”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企划运营总监董瑞颇为自豪。斗南花市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019年鲜切花交易量达92.31亿枝,交易额74.36亿元。
鲜花铺开了云南数十万户花农的致富路。在昆明市晋宁区韩家营村4组,绣球花开得正好,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一幅美不胜收的图景。小组长韩刚是村里最早引种绣球花的,他家种了20亩绣球花,每年纯收入约80万元。
昆明市晋宁区韩家营村村民王翠英在当地一家鲜花加工企业打理鲜花(8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敏 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花卉产业造成不小冲击。韩家营的绣球花也一度滞销。脑筋灵活的韩刚请来网红直播团队,举办了一场网络直播卖花,两天卖掉鲜切花10万多枝、盆栽6万多盆,销售额超过150万元。
作为年轻一代花农,他雄心勃勃:“我想把韩家营打造成‘最美绣球村’,使村民种花的路走得更远,把更好的花卉奉献给全国消费者。”
花商在中国云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各种鲜花(2019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鲜花是云南绿色经济的一张名片。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云南提出,全力打造“三张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滇川交界的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两座大型水电站正如火如荼建设。今年6月底,乌东德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为国家“西电东送”增添了新的电源。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已跃升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6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通海县高原农产品公司冷库基地,几十名工人忙着搬菜、分拣、套袋、装箱、入库,满载蔬菜的冷藏车鱼贯而出,奔向国内各大城市,还走出国门至老挝、越南、泰国。“我们这儿蔬菜一年能种4茬,菜农一年到头忙得很呢!”菜农岳术说,她家种了3亩多蔬菜,年利润10万元以上,靠种菜就盖起了四层楼房。
在通海县一家农产品公司冷库基地,一名工人给蔬菜套袋(3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抚仙湖畔的澄江市小湾村,依山傍水,风景甚好,一座座爱琴海风格的精品民宿掩映在湖光山色中。虽然房价与附近的希尔顿酒店相当,这里的民宿仍一房难求。民宿老板方思友说:“短短两年小湾就这么火,显示了抚仙湖旅游业的爆发力。”
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环保渐成新风尚
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云南倡导绿色生活的一个案例。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创建活动……绿色生活,在云南渐成新风尚。
都说“由奢入俭难”,蒙自市民李艾蓉却说,其实也没那么难。她把价值几十万元的奔驰燃油车卖了,换了一辆两座的宝骏新能源车,补贴后价格不到4万元。在她鼓动下,一位同事也换了同款新能源车。
一名工作人员在北汽昆明基地检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敏 摄
“价格便宜,使用成本低,停车方便,节能环保……”说起新能源汽车的好处,李艾蓉一口气说出一长串。她和同事甚至约好,每次上班都把车停在同一个车位上,因为车型小巧,刚好各占半个车位。
她还算了一笔账:这款新能源车一次充满电只要16元左右,能跑250公里,每个月算下来,充电费不到100元。原来的燃油车排量大,每个月加油就要五六百元,保养费用也高,而使用率却不高。
“越来越多的人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李艾蓉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开豪车是身份地位和生活品质的象征,攀比之风严重;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绿色出行成为很多市民的自觉选择。
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云南在行动。新建充电设施,发放购车补贴,降低使用成本……今年8月,云南发布新政策,明确到2021年底前新建各类充电桩20万枪,在公务用车和公共领域推广不少于3.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走进任意一家宾馆、商店或农贸市场,几乎见不到塑料袋。这场“禁白”行动在当地已持续20年,有效消除了白色污染,保护了雪域高原。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或环保袋,已成为市民游客的行动自觉。
滇池海埂公园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一条专用步道吸引了大量跑者享受奔跑的乐趣。每天清晨,63岁的大爷薛青松都专门到海埂公园,一边跑步,一边享受滇池美景。在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秘境百马”等赛事带动下,昆明成千上万的人加入跑者行列,“马拉松热”方兴未艾。
一名男子在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跑步(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农民在田间劳作(3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2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