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已进入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产能过剩、需求不旺,更进一步地验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自主品牌企业必须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培养、锻炼队伍、引进人才,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专注重卡制造提升品质
华菱星马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马鞍山市建材机械厂,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型卡车、重型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2004年华菱星马进入重卡行业。早期,其重卡技术引进来自日本三菱扶桑,主要的目标是替代进口。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华菱星马在两三年时间内已掌握了重型汽车制造技术,并且在开发重卡的过程中组建了自身的技术团队。目前,华菱重型卡车已出口到东欧、北非、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为2%。
刘汉如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我们一方面学习国外的管理,另一方面也为此交了不少学费。很多企业一味依靠外资,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很多也被时代所淘汰。”
近几年,当整个重卡行业思考应该如何转型升级时,华菱星马的业务已经实现了由最初的混凝土搅拌车、专用车拓展到物流车,并延伸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制造。
刘汉如表示,“从产品结构看,为适应市场形势发展,我们的产品构成由原来的以工程车为主慢慢转型至以物流车为主。目前,我们的战略是工程车、物流车双管齐下,可以更加凸显竞争优势。”
华菱星马在纯电动、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等技术路线方面也取得较大成果。目前,华菱星马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发动机已大批量投入市场。纯电动汽车方面,公司的纯电动搅拌车、纯电动环卫车、港口牵引车等已全面上市。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取得突破,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大面积使用。
对于未来的重型车市场走势,刘汉如表示,这些年国产重型车进步较快,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在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出口服务、环保升级等方面都已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未来的竞争取决于核心技术。如果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是一个组装厂,企业则会面临风险和压力。华菱星马因为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核心技术,我们还是有信心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特种车、专用车行业,我们可以发挥错位竞争的优势。”
自主创新是主线
自主创新一直是华菱星马发展中的一条主线。
刘汉如感觉到,从事重型卡车不解决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问题,从长远来看,有很大风险。同时,在开发重卡的过程中,公司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进入核心零部件领域打下基础。因此,2007年公司下决心开发具有自主品牌的发动机。
“得发动机者得重卡市场天下。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一定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发动机的竞争,谁拥有了先进的核心技术和发动机,谁就能最终赢得市场。”刘汉如表示。
经过多次国外调研,公司决定汉马发动机采用更加节能安全的缸内制动,这与国内大多数采用排气制动的发动机不同。2012年11月,华菱星马自主开发的重型发动机汉马动力总成上市,标志着华菱星马掌握了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正式进入核心零部件领域,成为国内极少数掌握重型汽车制造五大关键总成技术的企业之一。
2016年汉马发动机销量突破万台。2017年以来,年产销量超过2万台,进入主流重型发动机行列。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华菱星马还研制出诸如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零部件,成功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
截至目前,华菱星马拥有各类授权专利686项,其中发明专利127项;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8项;承担国家、地方各类重大科技项目、火炬计划项目、技术创新项目300余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及以上各类奖项30多项。
“汽车行业已经到了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产能过剩、需求不旺更进一步地验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一味地买买买是不行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华菱星马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刘汉如表示。
在自主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十三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20亿元实施年产5万辆重卡,5万台发动机、5万台变速箱、15万根车桥等核心零部件以及2万辆重型专用车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20亿元。
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刘汉如表示,公司仍然要将主要精力投放至商用车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继续发挥专用车优势将其做好。同时进一步完善重型卡车产品,提升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的行业竞争力。“我们的未来愿景是要做一个拥有适当规模的、有行业特色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型商用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