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接力国资改革 上市公司受益言之尚早
“湖南国资改革的思路和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但要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昨日晚间,湖南省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国资改革在近期内对湖南省内上市公司并不带来真正的实质性影响。“现在市场的表现可能更多是资本炒作的需要。”
昨日,受湖南省推出“国企改革30条”的影响,湖南国资板块股票受到市场追捧,其中湖南投资(000548.SZ)以5.42元的涨停价收盘,湖南发展(000722.SZ)收于7.21元,涨7.61%,华升股份(600156.SH)、现代投资(000900.SZ)、湖南海利(600731.SH)等也有较大涨幅。
混合制和大幅证券化是核心
湖南省最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下称“国企改革30条”),提出了湖南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根据国企改革30条,湖南省要求2014年全面完成上一轮国企改革任务,2015年基本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从2014年起全面启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的思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到2020年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同时,国企改革30条对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到2020年竞争类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80%左右;培育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行业领先、品牌知名、国内一流的优势企业,2至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上一轮国企改革任务和遗留问题处理。目前湖南省省属监管企业层面国有资产证券化率为50%左右。
国企改革30条要求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态;允许国有资本准备退出企业,允许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且国有资本处于相对控股或参股地位的企业,允许创新型、研发类、基金类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员工持股,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同时,重点引进中央企业、引进大型民企、引进国内外其他优势企业,推动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
“未来可能国资委主要通过几家资本平台来实现对相关企业的管理,国资委最多只管企业的最主要领导,实现去行政化、完全市场化。”前述国企控股股东负责人分析。
可实施证券化资产稀缺
大幅实现资产证券化,愿景美好,但从湖南省的现实情况来看,局面颇有些尴尬。
凡熟悉湖南上市公司的人都清楚,湖南省的各级国有资产中凡资质较好的基本上都已经陆续上市,并在上市后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要想再扩大当地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从目前的情况看,困难不少。
从湖南省国资控股的几家投资管理平台的现状可以看出湖南国资资产的尴尬。
比如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湘投控股”),目前下辖20余家全资和控股企业,形成了以电力能源、金属材料、电子信息、酒店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投资与经营,以湘投高创投和湘江产业基金为主体的创投与金融,以及资产管理三大业务领域。在这些板块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创投与金融业务。
湘投控股曾为湖南发展前身金果实业的控股股东,在金果实业业绩下降面临退市风险时,翻遍其所控企业,却找不出适合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最终不得不让出控股股东身份,将这家公司转由另一家国有控股投资集团湖南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而后者,在接手后也一直为挑选合适的优质资产注入而头疼。
“国资资产大家都能看到,能注入上市公司或者另找途径实现证券化的,现在还有什么?几乎没有!否则当年金果实业到湖南发展,也不会要拿一个水电站去暂时充数了。”一位熟知金果实业重组过程的人士说。
上市公司近期无实质影响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或私下交流时,湖南国有控股及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大多表示国资改革是远期的愿景,短期内几乎不会对现有上市公司形成实质影响。
就近年来市场重组或资产预期较高的几家公司来看,湖南海利表示短期不会有此类动作;华天酒店(000428.SZ)一直传闻可能有资产注入,但从现实看,国资系统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优质资产,同时这家企业自身也面临要“甩包袱”的境地,因此其资产注入和重组一拖再拖;华升股份虽已公布资产注入计划,但注入资产的质量已经饱受诟病和质疑。
目前比较接近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是湘电股份(600416.SH)。有消息称,有关湘电股份母公司湘电集团的重组计划已经获得湖南省有关部门批准,这或许会对这家上市公司形成直接影响。湘电集团董事长柳秀导日前在湖南省国资委召开的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湘电集团未来的方向将是实现整体上市。
“就目前(湖南)的这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来说,新一轮国企改革带来的最现实影响可能是所有制层面的改革,由此可能对企业经营带来推动作用,这可能是目前能看到的最现实的影响。”湖南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