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改革掀动投资题材

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启动“四项改革”试点,选定的首批试点对象是6家央企: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的国资改革内容包括改组、引入混合所有制、放权董事会行使高管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事项。
这“四项改革”不仅为100多家央企树立标杆,也对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就认为,这毫无疑问地会给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一个指引。
国企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可低估。
根据官方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53家,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市值合计13.71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A股市值过半,仅6家试点央企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达20只。
中银国际证券策略分析师周荣华认为,不管是资产注入还是提升效率释放业绩都是中长期的,短期来看,市场更多的还是以主题投资的角度来理解。进入试点名单的央企,旗下上市公司都会存在未来资产注入和业绩改善的预期,主题炒作机会就会出现。
然而,多数概念股出现的暴涨暴跌“过山车”走势,显示出主导行情的仍是一些短线资金。有业内人士建议,国企改革的终结目标,在于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率,与其围绕政策热点进行短炒,不如从业绩增长着手展开布局。
“这是未来1—2年资本市场的大机会。”毕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伟说。
“上一次A股的制度性红利来自于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全流通市场,而这一轮的国资改革将可能是同样数量级的机会。”此前某基金公司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市场普遍认为,国企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执行和落实上,要想触发国企改革的“兴奋点”还需一些实质性事件进行推动。这次从局部试点开始,效果还需要时间消化和积累后才能显现。
申银万国的报告预计,2014年国企改革总体以路径探索、方案完善为主,全面展开或将从2015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