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年看经济半年报:增减之间中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成绩单今日出炉。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一季度平稳开局,5、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9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货轮在装载外贸集装箱。新华社发(俞方平 摄)
查阅往年数据,19.8万亿元这个数字接近2010年全年20.2万亿的进出口总值。
回望中国外贸这十年,货物贸易规模不断跃升,在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如今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或许可以从这些有增有减的数据中,把握外贸发展的脉络。
十年有增:总量提升 规模扩大
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量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39.1万亿元。用了6年,于2018年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紧接着2021年又接近了40万亿元的关口。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从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2021年,我国出口21.73万亿元,其中,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就占了12.83万亿元,接近60%,而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
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进口17.3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让世界更多分享了我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
外贸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21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6.7万家,其中民营企业47.6万家,外商投资企业8.2万家。从进出口规模看,民营企业2019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2021年进出口值的占比达到了48.6%,接近半壁江山。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多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已经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
6月30日,在天津新港站,工作人员指挥装载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十年有减:流程简化 门槛降低
十年来,全国海关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了外贸高质量发展。这些数据的减少,反而使外贸发展更加“丝滑”。
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由86个减少到41个,整体通关时间四年来压缩了一半以上,节省的每一分钟每一小时都能折算成企业的经济效益。
推广“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中国有近4000多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境外享受和国内同样的通关便利,降低了贸易成本,为中国外贸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使一大批不会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体成为新型贸易的经营者。据海关统计,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去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增长18.6%。目前,在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的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六批批准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
金砖国家商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对金砖国家的优质商品直播带货(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十年优化:结构优化 活力激发
十年间,我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新兴市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中的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6.2、5.9、20.1、12.7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2012年增长122.1%,服务贸易逆差创十年新低。
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深化畅通,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去年的17.7%,提升了6.6个百分点。进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
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有序发展,“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监管模式,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需求,使“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
近年来,多国驻华大使直播带货,积极推广本国产品,如巴基斯坦的粉盐,保加利亚的玫瑰水等特色商品成为了网红,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不少优质品牌借助电商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落地生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全球贸易投资注入了新动能。(李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