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中部篇

中国光谷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发展突围、建设突进,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500亿、2000亿、2600亿元大关,企业数量从1.7万家增至12.7万家,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

1719558247151.png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第五集《促进城乡融合》

中部6省大多是农业大省,城乡融合程度的高低、农村地区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部崛起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社2024-06-28 14:52
1719536717693.png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第四集:共绘美丽中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部6省牢记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绘新时代中部崛起美丽画卷。

新华社2024-06-28 15:10
1719468292073.png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第三集:打造开放高地

高质量发展,开放是必由之路。在2019年5月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高水平开放”。从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到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广袤中部开放发展步履铿锵。

新华社2024-06-26 19:10
1719468608654.png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第二集:点燃科创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华社2024-06-25 21:31
1719277334659.png

六集政论片《解码中部崛起》第一集:挺起中部“脊梁”

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到“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中部地区挺起“脊梁”,开创崛起新局面。

新华社2024-06-25 08:56

小麦与水稻两大主粮育种的中部担当

“那时候,育种靠‘牙咬、眼瞪、一杆秤,外加一个放大镜’,完全靠人工去发现、分辨、杂交,一茬一茬地培育,所以850斤的产量已经不低了。现在育种有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工气候室里可以实现小麦一年五熟,压缩了育种周期;分子标记、功能基因集成等技术的应用使育种更加快速精准。”65岁的茹振钢说。

新华社2024-06-20 19:24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向“新”出发 开“创”未来——科创中国的中部力量

近年来,中部六省因地制宜,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中国腹地正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开“创”未来。

新华社2024-06-20 19:22
XxjfceC007038_20240619_CBMFN0A008.jpg

中部崛起谱新篇|一条“链”挺起中部“脊梁”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脊梁”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湖南长沙中联重科高空机械产业园智能焊接车间里,几十台焊接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快速作业,焊接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让传统制造企业“跑”出了中国速度,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新华社2024-06-19 19:15

跨越山海逐浪高——中部地区国际陆港发展建设观察

怀化是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成员单位之一,是湖南唯一的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依托怀化—北部湾港铁海联运和中老、中越铁路国际货运及中缅公路卡班等4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地处湘西山区的怀化迎来向海发展的机遇,吸引西部陆海新通道70%的货物南下通达东盟、链接全球。

新华社2024-06-18 22:50
W020240507292252988962.jpg

卫星视角看中国|中部粮仓“三夏”新景

中部6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的5个,用全国约四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粮食。“三夏”时节,黄澄澄的麦田喜迎丰收,夏播正在开展。在这里,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借助卫星视角,一起来探寻中部粮仓的“增粮”诀窍。

新华社2024-06-18 22:30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