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英:扩大外币国债发行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英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建议,用好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信用优势,抓住时机、另辟蹊径,在外债水平和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扩大外币国债发行,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赵海英认为,我国外币国债信用好但发行量小、流动性低,扩大外币债发行有利于充分体现我国国际融资能力,增强我国外币债券吸引力。与经济体量和外汇储备规模相比,我国境外融资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丰富可投资标的、增加债券期限类别有利于提升外币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进一步增强我国主权债券的吸引力和海外融资能力。

  赵海英认为,我国外币债利率曲线尚不完备,扩大外币债发行有利于为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提供“定价锚”,为完善新兴外币债市场做出贡献。当前我国外币主权债数量较少、券种不齐。这不仅导致我国企业海外融资难觅定价基准,也不利于新兴外币债市场加深扩容。以美元主权债为例,我国现存个券13支,规模约170亿美元,期限仅有5类,个券数量和规模均低于不少新兴市场国家。

  “我国正面临着境外融资的大好时机,扩大外币债发行有利于多方共赢。”赵海英表示,一方面,海外金融条件宽松,我国发行外币债成本较低。过去4年我国发行的10年期美元国债收益率均低于1.5%,过去2年发行的10年期欧元国债收益率均低于0.5%,较短期限券种收益率甚至为负。另一方面,外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对我国外币主权债需求旺盛。去年我国美元债认购量与发行量之比高于3.8倍,认购比高达4.55倍。投资者地域广泛覆盖亚洲、中东和美国。

  另外,赵海英强调,扩大外币债发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国家财富的增值。从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整体结构看,我国对外资产大量投资于高流动性、低回报的债券,而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高成本的外商直接投资,这种结构在我国人均收入比较低的发展阶段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增长,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种结构是不利于国家财富积累的,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可扩大发行外币债的规模降低利用外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优化对外投资结构,适当增加配置海外股权类和实物类资产,推动国家财富保值增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