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获得IPO批文后的西安银行,正在稳步向资本市场迈进,即将登陆上交所。
作为深耕陕西本土的西安银行,即将成为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相比于其他银行,近年来,西安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还是业绩增速,都没有出现过快或过慢的大起大落的波动,稳健经营成为其最大的特色。
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这与西安银行多元化股权背景优势、专业化董事会的战略引领,并借力国际咨询公司和四大会计所完善内部治理有着密切关系,从而实现业务稳健发展,信贷资产质量保持了行业较好水平。
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西安银行的前身为西安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公司名称由“西安城市合作银行”变更为“西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市商业银行”。
2010年,再由“西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银行”。
西安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辐射陕西省内,下辖包括总行营业部、8家分行,10家区域支行和12家直属支行等在内的共176个营业网点,控股2家村镇银行,参股1家汽车金融公司即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20%股权。
西安银行总行所在地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是我国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
近年来,西安市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电子商务、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以交通运输、邮电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2017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8.2%、8.5% 和7.7%。
西安地区经济的良性运行给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西安银行也是当地受益的金融机构之一。
数据上显示,2015年~2017年,西安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45.18亿元和49.2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9.94亿元、20.14亿元和21.01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3.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3%;净利润为 18.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6%。
笔者注意到,西安银行在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过程中,还将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不良贷款率等指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近年来,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加之西北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信贷风险集中暴露,包括西安银行在内的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不过,西安银行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根据此前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7%、1.74%和1.74%,同期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8%、1.27%和1.24%。
截至2018年6月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较2017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西安银行不良率实现了从2016年以来的连续下降,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不存在不良资产高发的情形。
贷款迁徙率波动正常
除了不良率等指标优于同行,西安银行贷款迁徙率也在正常波动范围,与可比上市银行平均贷款迁徙率变化方向一致。
数据显示,西安银行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6月末正常贷款迁徙率分别为2.95%、2.37%、2.85%和0.13%,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同期可比上市银行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平均值分别为6.46%、5.06%、2.68%和0.97%。
这意味着,西安银行正常类迁徙率的变化趋势与可比上市银行平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变化趋势相同。另外,该行关注类、次级类及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整体呈先增后降趋势,这与可比上市银行平均贷款迁徙率变化方向也是一致的。
就新近贷款迁徙率数据来说,西安银行2018年6月末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较2017年末整体下降,“主要是因为西安银行不断加大存量贷款的风险管控及压降力度,”业内人士表示。
而2018年6月末,西安银行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17.27%和34.09%,较2017年末对应的1.56%和0.71%大幅上升。
对于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较上年度整体上升,西安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主要因为该行严格执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标准,将劣变的贷款继续迁徙下调,比如该行所有逾期超过90天以上贷款均已划分为不良,并充分计提了减值准备,前期风险暴露充分,存量资产质量压力也更加透明,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有效的夯实。
同时,西安银行充分考虑贷款回收的情况,从审慎角度出发,对逾期贷款计提了充足的准备。
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6月逾期贷款减值准备金额分别为7.27亿元、9.38亿元、9.42亿元和10.09亿元,逾期贷款拨贷比分别为38.50%、50.06%、54.84%和57.56%,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从拨备覆盖率来看,西安银行近年来总体拨备覆盖率也高于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对存量风险成本充分进行了计提,风险覆盖能力较强。
原银监会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6月末,全国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平均水平由221.27%下降至207.89%, 而西安银行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6月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23.31%、202.7%、203.08%和213.94%,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股东优势与专业化董事会战略引领
业内人士认为,西安银行近年来在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还能保证良好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其发挥股东协同优势、董事会战略引领和专业化建设密不可分,有力地贯彻坚持了稳健经营的理念。
虽然地处内陆,但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西安银行可谓城商行中的“先行者”。
西安银行自1997年发起设立以来,相继完成了引入外资、财务重组和多次增资等重要工作,实现了从一股独大到最终的多元制衡股权结构蜕变,形成了目前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外资银行、央企和大型市场化民企的多元化股东结构。
据了解,西安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了股东的协同优势,包括在公司治理方面保持长期动态地互动,共同探讨在治理方面的经验。
其中,尤其是与外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双方通过交流互动、专家援助、项目合作以及技术支撑等方式,在战略转型、风险管控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除了股东优势,西安银行的董事会专业化建设和战略引领作用不可小觑。
据了解,近年来,西安银行比较重视董监事会的专业化建设,尤其是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选聘,为提升战略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更为专业的保障。
具体而言,西安银行的董事会中各个董事的背景来源多元化、专业互补性较强、国际化程度较高,且相应年龄跨度较大,紧跟时代变化的脉搏。
笔者注意到,西安银行董事成员构成除了股东方派驻的董事,还包括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雎国余、企业家优秀代表冯仑等,而外部监事也邀请了学界及产业界人士,包括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胜、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傅瑜和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等。
“西安银行董监高的多元构成,有着扎实的政策研究能力、丰富的金融施展经营和较强市场敏锐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为董事会制定战略和风范风险等做足了功课,为董事会提高战略引领能力和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了专业支持。
在加强董事会战略引领作用方面,西安银行除了借力内部董监事力量,还积极利用外部“智囊”,于2017年2月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启动新五年战略规划项目,科学规划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目标、策略、步骤以及实现的路径。
战略规划制定后,西安银行立即展开了实施落地工作,并通过建立战略规划暨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负责项目进度跟踪和成果考核。据了解,目前,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进度表有序推进,已经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部分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了溢出效应,取得了较预期更大的成效。
此外,西安银行还很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治理工作的评估工作。该行除了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控制评价体系,还从2004年起就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出具管理意见书。
“早在2004年引入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后,西安银行就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对接国际水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的规范性,这也是西安银行一直保持稳健经营作风的原因之一。”一位知悉西安银行的业内人士表示。
2012年,西安银行又聘请普华永道公司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诊断评估,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蓝图并持续推进落地。
2017年,西安银行再次聘请德勤公司实施了风险偏好项目,为战略制定、经营计划实施以及资源分配提供指导。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持良好的资本充足、利润、流动性水平以及良好的声誉和公众形象,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CIS)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