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奋进,中国取得的综合成就令世人睹目和由衷赞叹。
经济发展成效卓著 结构优化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仅为3679亿元,截至2017年,这一指标已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剔除通货膨胀后的年均实际增速高达9.3%。中国业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8%上升至16%。并且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同时,中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动能、新产业加速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高技术产业投资近4.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全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超4.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3%。
虽然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研究表明,纵观当今海外发达经济主体,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欧洲等,都曾经历过一段或长或短的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增速下降不可避免。中国经济“调结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非能够一蹴而就,这就亟待在新时代加快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更好地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资本市场快速成长 扎根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缩影,是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1990年,沪深交易所开始营业,自此,我国资本市场开始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摸索中前进、试点先行再整体推广的道路,总结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规律的方法论。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都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公司法》、《证券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转入规范性发展阶段,之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架构搭建以及相关重要法规的重新修订,我国资本市场完成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已有3547家,资本市场总市值接近150万亿元,上市公司总营业额超过20万亿元,利润近3万亿元,在中国经济总量上占据半壁江山。同时,资本市场的功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金融无实体不存,实体无金融不旺。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可谓是无源之水。近年来,“资管新规”等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新阶段,这一阶段将以紧密围绕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稳”字头发展为主导,通过加强监管协调,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有序推进解决金融风险问题,打破刚性兑付,消除监管套利空间,正确发挥金融作为社会财富“加速器”的角色,为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前进。
坚守投研工匠精神 公募将普惠金融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产生和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9家,合计管理公募基金数量5459只,公募资产总规模超13万亿元。
回头看,公募基金始终走在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前沿,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立法先行、规范有序的发展之路。公募基金一直秉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责任,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回报。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自1998年诞生至2018年三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累计为持有人创造了近2.25万亿元的利润,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在推进普惠金融等方面还能够也必将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居民财富增长将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和产品的持续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稳步增长,瑞信研究院2017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显示,自2000年起,中国的家庭财富每年增长12.5%,相当于过去17年增长了六倍。但据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我国居民总财富中现金及存款占比仍相对较高,资产配置效率仍然较低。另一方面,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基金业整体规模占比与我国经济总量并不相称,无论是作为大众理财的专业化工具,还是作为资本市场的买方代表,公募基金的主体地位远未体现。我国多层次居民理财需求亟待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实现优化配置,公募基金的普惠金融特性还应该持续增强和放大。
二是金融技术进步将持续激活公募资管的“普惠基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对公募行业带来深刻变化,将成为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金融科技对传统资管的赋能主要体现在更多的客群覆盖、更大范围和深度的数据积累、更少的物理网站依赖、更灵活的组织形态和激励机制等。未来,金融科技的进步必将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整个资管行业实现普惠金融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是养老金市场大有可为,公募基金将是较有优势的配置工具。过去,公募基金行业在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公募基金在开发符合中国市场特征的养老金融普惠产品等方面仍然大有可为。公募基金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的资源投入,开发出适合养老资金属性的产品,并要持续强化投资团队能力培育,打造适应养老基金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风格及业绩。
直面新的机遇与挑战,继续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社会财富保值增值、发展普惠金融,始终是公募基金从业者的光荣使命,让我们不畏艰难、共勉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