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商业银行布局养老金融的三城范本

张欣 21世纪经济报道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古至今,“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乎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金融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调,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凸显了发展养老金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融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处在国内金融体系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而言,发展养老金融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形成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的重要抓手。因此,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是近来商业银行积极布局,大力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12月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奔赴济南、上海、杭州三地实地调研,从一个个小切口中看到了商业银行布局养老金融的范本,即如何找准突破点,大力发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

  以年金为切口做好养老金金融,支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养老金金融主要是针对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内养老金开展的资金管理服务,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养老资产积累和保值增值。以工商银行为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了解,围绕国家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制度内资金管理需求,该行建立了完整的养老金产品和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11月末,该行管理各类养老金业务总规模超4.8万亿元。

  工商银行在总行养老金融委员会下设立养老资产配置专委会,进一步整合集团投研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各机构特长,为制定科学的养老资产配置策略提供支撑。工商银行及子公司工银瑞信具备年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的全牌照资格,为市场上近50%的客户提供企业年金服务,四项业务市场份额均为银行业第一。

  工商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韩强曾强调,鉴于第一支柱的支出压力和第三支柱刚刚起步的特点,目前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最现实、有效的路径就是加快提高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的覆盖率。而本报记者在工商银行济南市龙奥支行看到,该支行正是以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为小切口,逐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配套金融服务。

  位于济南核心市区的“济南人社企业年金工行服务驿站”网点紧靠着该地人社局,在办理年金业务上具有天然优势。工商银行济南龙奥支行行长荣梅向记者介绍道,年金驿站自今年3月份启动,目前覆盖20家支行,驿站建立后受众客户超千家,经驿站备案客户70余户,年金总规模超6000万。

  荣梅表示,该驿站即指在银行营业网点内部设立企业年金服务特色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意向企业,开展全方位、个性化“管家式”服务,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政策宣传、协助准备备案材料等全链条、一站式业务办理。例如,准备年金服务手册、设置年金服务专员,开展企业年金政策宣传、普及和推广,企业及职工业务办理指导;协助企业准备备案资料,并陪伴式协助企业完成备案流程,充分解决企业不会备案的难题。

  适老化的便捷服务是养老金融的另一大内涵。目前,金融机构普遍的做法是对线下网点做相关软硬件改造。以工商银行为例,裕德路支行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周边有多个居委会,老年群体较多。从去年初开始,裕德路支行启动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工程,经过对硬件设施的多轮优化,该网点成功入选住建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也是上海市徐汇区第一家入选的金融机构,成为行业标杆。

  来到裕德路支行,老年客户可乘坐轮椅顺着无障碍坡道进入,网点外24小时自助区的无障碍存取款一体机舱门设置全自动按键,内部机具低位设计,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且机具旁设有应急呼叫按钮,与分行及网点大堂人员手环相连,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响应及时。

  “豪华的水晶灯不如温暖的服务”:以科技和温度升级养老服务

  “对于老年人来说,再豪华的水晶灯也没用,最重要的是服务。”“有些机构在硬件上舍得花钱,但在软件上舍不得投入,服务人员跟得上跟不上,这是一个大问题。”12月初,山东台医博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康养老”)行政负责人刘力行对记者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博康养老是济南市最早一批布局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公司,其融合了台湾医养模式,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居家上门服务、社区康复、安宁疗护等多种服务,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运营三年后,该机构已实现收支平衡且有微盈利,其运营模式被认为具有全国可复制、可推广性。

  据该机构负责人李璐介绍,该日间照料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照护服务,以及全人、全家、全社区深度照护服务,涵盖老人身心灵、家庭关系和社区贡献等多方面考量。收费标准按服务类型和护理等级区分。机构内部还设有怀旧区、活动厅等功能区域,活动设计融入台湾人文照护理念,注重老人身心锻炼和状态监测,同时具备长护险资质,可降低居家上门服务成本。

  事实上,这样有温度的养老服务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而这正是商业银行支持银发经济的触点之一,即通过技术手段畅通养老产业金融。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养老金融与资产托管部经理李彬表示,在金融服务养老产业中,工商银行发现养老机构行业特点及需求,决定从“金融+非金融”服务模式出发,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为养老机构提供信息化支持。“银发产业云”即是工商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的全功能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以SaaS云方式免费提供给养老机构使用,助力养老机构提高信息化运营水平。

  通过现场演示,记者发现该系统通过手机号即可注册登录,十分便捷,其功能包括养老机构内部管理(耗材、日用品、固定资产、员工管理等)、居家上门服务人员管理,以及通过小程序为老人家属提供实时查看老人健康状态、用药情况等服务,还具备API接口可接入智能设备实现智慧化管理,且系统能够不断更新迭代,升级契合养老机构需求的功能,如线上订餐功能。

  刘力行表示,博康养老在使用“银发产业云”系统后,在入住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效率显著提升,如直观查看入住老人数量、缴费情况、合同签署状态、老人自带药物等信息。同时,电子化的系统能够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数据可直接导出用于政府检查,同时系统还能根据老人入住信息进行智能提醒,如生日提醒,方便机构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创新业务模式,突破养老产业金融发展难点

  12月初,刚入秋的杭州朗和国际医养中心里,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100岁的奶奶坐在轮椅中和记者们一一握手。据了解,这位奶奶退休后开始练习书法,如今其书法作品已入选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朗和国际医养中心中,像这位奶奶一样的老年人很多,有弹琴的,有练书法的,有跳舞的,一个个活力四射,笑容满面。这些老人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十分丰富,从周一到周五都有老年大学课程,此外还有定期义诊、趣味讲座、看电影等活动。

  朗和国际医养中心是物产中大金石集团在养老领域的一大品线,主打高质量医养一体化服务,为入住长者提供亲情管家、营养膳食、文娱社交、个性定制等专属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高品质晚年生活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据了解,工商银行浙江分行根据物产中大金石集团项目运营特点、资金模式、风险特征,为朗和(银泰)养老项目提供贷款支持2亿元,实现浙江分行为物产中大金石集团的首笔养老板块项目贷款投放;为朗和(银江)养老项目提供养老项目股权并购贷款1.63亿元,助力企业养老板块发展。此外,工商银行还积极探索养老公募REITs合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属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据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海琼介绍,自2016年起,工商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将涵盖养老的“幸福产业”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自养老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后,该行积极围绕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康养产业链、医保医药供应链、高科技养老产品研发产业集群的资金需求,适配相关信贷政策和融资模式,开展养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综合金融服务,保持同业领先。

  李海琼表示,对于符合普惠养老再贷款的项目,工商银行各分行有自主审批权限。贷款利率定价方面,一方面有非常便利的央行再贷款工具,另一方面工商银行内部也有针对养老贷款的优惠产品,并且从资金配置来看,新发放贷款还有更优惠的资金成本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了解到,在业务创新方面,针对重资产项目(例如园区建设、养老地产等,以自有资产为底层资产进行运营)以项目融资为主,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一般通过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等多种产品帮企业盘活资产,改善企业经营现金流。对于轻资产项目(以租赁取得房屋的运营权),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一般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满足企业前期的装修改造需求。此外,主要采用普惠贷款模式,探索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服务,如养老产业设备采购供应链融资。同时,创新担保模式,如床位收费权质押、保证金担保、实际控制人担保等,根据资金回笼周期分批投放贷款。目前工商银行合作的公司主要以国企为主,如物产中大金石,为其养老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物业经营贷和并购融资。同时关注普惠养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对于养老产业金融面临的挑战,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陈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养老产业行业处于培育阶段,传统银行信贷逻辑与产业发展初期的矛盾较为突出,表现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增信手段少。如重资产投入项目盈利周期长,轻资产普惠项目收入较少,商业运营能力较弱。此外,养老产业生态链正在构建阶段,目前行业参与者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弱。社会养老观念转变较缓,影响产业培育速度等。

  陈涵表示,养老产业金融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产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作为金融机构,需要完善内部协同机制,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综合支持,同时还应该创新业务品种,突破传统信贷逻辑,利用数据资产创新评估模式,如床位收费权质押、整合多源数据建模评估企业经营状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