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量价协同发展 国有大行划出改善净息差重点
4月2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分别举行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净息差”成为银行高管提及的高频词。
整体来看,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定期化趋势等因素影响,国有六大银行2023年净息差同比均呈下降态势。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净息差收窄趋势料继续存在,银行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发掘新产能,推动净息差边际改善。
负重前行
作为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净息差向来受到市场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3月透露,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
这在国有六大银行2023年报中有所体现。数据显示,六大银行净息差均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降。其中,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净息差超过2%的国有大行,为2.01%,较上年下降19个基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61%、1.70%、1.60%、1.59%、1.28%,分别比上年下降31个、31个、30个、16个、20个基点。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550.13亿元、5717.50亿元、6172.33亿元、1641.23亿元,同比减少369.72亿元、181.33亿元、264.36亿元、57.59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2023年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4665.45亿元、2818.03亿元,同比增加72.79亿元、82.10亿元。
事实上不仅国有大行,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净息差为1.69%,较当年三季度末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62%。
多家国有大行在年报中均提及净息差下降原因,主要是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表示,2023年银行业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的资产规模在逐步扩大,净息差整体呈下行趋势。
“观察净息差,要把资产和负债结合起来看。从资产端来看,2023年末,农业银行贷款收息率3.79%,比上年下降30个基点,与行业趋势和可比银行基本一致,这是支持实体经济、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
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
展望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预计,在支持实体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将继续承受一定的压力,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银行业息差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
“预计2024年净息差仍然继续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资产端,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在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监管政策组合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有利环境,预计银行业的息差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在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相关部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背景下,在资产端,LPR可能还存在下行空间。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表示,今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一方面,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将使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不断走低,影响资产端收益率;另一方面,尽管去年存款利率三次下调,但存款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较为明显,银行成本刚性特征仍较为显著。此外,倘若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进入部分降息通道,中国银行的曾经优势业务或变为劣势。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未来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仍然普遍承压,多位国有银行高管强调,将继续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量价协同发展等多种措施主动应对困难。
“一方面,资产端优化资产结构,充分保障实体的融资需求。要加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加大场景获客力度,通过代发薪、快捷支付、司库等业务机会,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占比不断上升。”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将通过积极主动的管理措施改善净息差下行,尽量争取稳定于市场同业更好的水平。
在资产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引导LPR下行、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至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某国有大行普惠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信贷资金将进一步流向小微、绿色等领域,增强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介绍,截至2023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
在负债端,“我们仍将采取打造差异化增长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办法,巩固邮储银行的付息优势,进一步通过强化财富管理、AUM综合考核,让我们的客户留存更多的活期存款,想方设法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同时也对中长期的存款进行一定的管控,精细化地‘算好账’,从上到下形成一种管控付息成本的共同价值取向。”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说,“未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可能会延续。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按照既定策略打造差异化增长极,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在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上,保持贷款的适度增长,已基本上安排了和上年差不多的信贷增长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