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资产劣化或“兵分三路” 银行加快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

一季度,上市银行不良指标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证券时报
  自2020年初至今,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的新冠肺炎疫情,因其反复给经济增添新变数。多位银行从业人士感言,其所在银行针对新增贷款的态度更趋审慎,行业资产质量压力依然不小。“今年银行的风控压力可能还要超过2020年。”东南地区某城商行的一位风控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直言。
  从账面数据来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指标呈现较大分化,主要表现为个别行业(如房地产)不良率明显抬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中向好,部分非上市中小行则出现一定程度的风险暴露。
  预期年内,房地产行业等个别大户潜在的资产劣化风险仍是银行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趋势下,数字化的风控能力建设则成为现阶段银行重点投入的领域。
  此外,一些银行从业人士还表露了对中小企业不良风险的担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防疫措施的影响,偿债能力减弱,需要防范风险传导。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处了解到,为防止中小企业因疫情因素出现短期资金困难,银行业正在通过延期、展期、再贷款等多途径为其“输血”,积极纾困。
  资产质量压力难言减小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42家A股上市银行的2021年度报告发现,有3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改善,较上年末下降2~47bp不等;青农商行、西安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分别增加30bp、14bp、11bp、3bp、3bp;另有南京银行1家的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持平。
  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财报显示不良指标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具体而言,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27家一季度不良率下降,仅贵阳银行、兰州银行、招商银行等3家的不良率较上年末微升,其余银行则较上年末持平。
  与上市银行普遍呈现不良指标改善的情况相比,非上市银行的表现分化较大。例如,江西新建农商行、新疆天山农商行等非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在3%以上,且2021年末较上年末上行1~21bp。需要说明的是,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中国银行业占比超八成,非上市银行不良情况的披露虽细化了银行业的信息颗粒度,但难以反映行业全貌。
  “上市银行现在的不良指标,应该跟过去两年的‘净表’努力和疫情初期对一些困难企业的延期、展期政策较为宽松有很大关系。”华南地区的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但这不意味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减小。”
  招商银行管理层也在该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坦言,今年银行业整体经营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银行业的增长遇到困难,风险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
  从多位受访银行人士的感受来看,今年银行风控压力或超往年,这是基于对外部风险形势的判断。“现在整个大环境还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经济趋势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疫情。”前述城商行风控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制造业的复产复工情况还是最首要的,这是对经济起着比较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一位资深的大行从业人士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资产质量压力一直存在。“原有项目在发展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波动,不管是市场还是资金,都会影响到这个项目(贷款)的,所以要时刻绷紧这根弦。”
  风控压力源自三方面
  综合多位受访的银行人士及多家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发布会来看,2022年银行业最为关心的资产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旅游、服务业等;仍在持续释放风险的房地产领域;小微企业贷潜在的劣化风险。
  首先,部分区域、行业面临的挑战加大。由于整体形势严峻,部分区域银行也难免承压。
  例如,南京银行高管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进入二季度,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由于疫情管控的原因,整体形势面临比较大的压力。“除了关注宏观经济等存在的一系列挑战,广大投资者近来还关注上海疫情可能对长三角地区以及我们银行所带来的一些挑战。”南京银行高管层坦言,除了北京分行,该行其他的分行都在长三角地区,它们正在积极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来支持、投身防疫。
  由于疫情封控措施升级,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许多业务的正常运营与拓展都受到了影响。华东地区某区域银行从业者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此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规模与经营状况都会受到打击,相应地偿债能力也会降低,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恶化容易出现传导之势。
  “不同地区的银行肯定有所差异。如果贷款方展业中以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为主,或者一些政府当时看好的项目中途出现变动,那后续的展业肯定是要受影响的。”前述大行从业人士表示。他认为,今年的质量风险可能主要来自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比如旅游、外贸等产品项目比较单一的领域。
  其次,房地产仍是资产质量风险的主阵地。受个别房企出险波及,国、股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不良明显抬头。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发现,国有银行中,工、农、中、建四大行2021年末对公房贷不良率出现37~247bp不等的上行;股份行对公房贷不良率也全部增长。
  其中,工商银行2021年末对公房贷不良抬头程度位居国有行首位,不良率从2020年末的2.32%增至4.79%;股份行中,中信银行对公房贷不良率最高,为3.63%,较上年末增加28个bp,民生银行不良率的抬头则最为显著,较上年末增加197bp至2.66%。
  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风险大户贷款劣变”。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该行房地产贷款前期累积的风险开始显现,“部分高杠杆房企出现了资金链问题,我行房地产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多位银行人士认同,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风险上升和风险释放阶段,银行业的房地产业务资产质量还会继续承压,“至于该行业何时见顶,要密切关注一手、二手市场端的销售数据变化。”
  “因为对公房地产项目是闭环模式,也就是贷款投向和还款来源都是一个项目,这样项目的资金流动起来就靠销售端回款。”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当前多地呈现对房地产政策松绑之势,但房地产行业区域性的“冷暖”差异较大。“在目前房市整体比较萧条的环境下,不同房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线城市和一些地理位置占优的项目回暖肯定比较快,可是很多中西部城市本身去化能力就比较弱,现在大家避险心理也比较重,还是有很多房企回款困难。”前述银行人士表示。
  谈到今年风控压力最大、资产恶化趋势最为明显的领域时,前述银行风控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主阵地。“有关于头部房地产企业实际违约状态的事情一直在被爆出,房地产行业因此比较受关注。”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不仅是头部房企,在一线城市手握一些超火项目的中小投资商,可能也会因为自身的现金流问题导致逾期,进而发展成不良。”
  第三,担心小微业务受冲击。“现在资产劣化压力比较大的,还有很多来自近几年推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华东地区某银行一线人员向证券时报记者坦言,小微企业服务方向比较单一,有抗风险能力弱的隐患,“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不良,叠加疫情封控,产品再卖不出去,甚至就是一种毁灭性打击。”
  “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与社会面紧密相连,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也较大。”前述银行风控人士也表示,“而且这部分企业贷款和零售贷款是联动的,比如一些小企业主还有个人经营贷,他生意不好的话,两头都还不上”。
  但前述华东地区的银行人士认为,扶持小微企业不仅符合政府倡导,银行也要积极承担支持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中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难以完全复产复工,为这类企业纾困已成为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近期,监管层也在不断出台相关引导政策。5月13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引导大型银行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首贷户比重,合理调整小微企业贷款结构,“大型银行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要达到1.6万亿元,全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法人首贷户数量要高于上年。”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6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504亿元,增幅13.1%。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1%,较2021年平均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9.1万户,较去年同期多增2万户。
  此外,监管继续鼓励银行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接续,助力稳就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推广“随借随还”模式,主动跟进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统筹考虑展期、重组等手段,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方式。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3月24日宣布,“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
  长三角地区某区域性银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倡导为企业纾困将是很长一段时间业内普惠的“主旋律”,也希望企业能够借助银行提供的资金实现自身良性发展与运营,加快复苏。
  加强数字化风控建设
  原本随着科技、非现金交易加速发展以及零售转型的结构性变化,近几年银行业已在铆劲推动数字化转型,疫情的突如其来,无疑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在此情形下加强数字化风控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
  在以往传统的风险管理流程中,大量的资源常常被占用但效果却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不论是全球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在核心风险领域出现损失与过失,都会令其深陷舆论与处罚的“漩涡”。
  从刚刚落幕的“年报季”数据中不难看到,银行在积极推进数字化风控赋能,比如在资产质量的把控中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提高风控效率。在金融科技赋能下,银行的流程、决策、监控以及预警都可以趋向于自动化,由此进一步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确实在强化着银行风控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相较于人工开展的数据收集、授信以及归档,数字化风控大幅降低了流程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风控体系建设上,特别是量化风控的手段方面,这几年提升比较明显,比如我们的智能评级、智能预警和智能贷后。”招行管理层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不少银行开始强调,要全面深化数字化技术在风控领域的应用。例如,南京银行在年报中立下的目标是,继续在各个领域深化科技应用数字化的转型,来进一步提升风险全过程的管理能力,以保障战略转型;光大银行高管也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推动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优化升级,全面强化“新三大风险”管理。
  “未来,银行需要加大数字化投入。”华东地区某股份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一旦数字化技术引进或者运用的方法得当,那么就会极大地提高效率,“风控的数字化转型在降本方面成效显著。”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