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业务成转型突破口 商业银行持续发力
零售转型是当前银行业大势所趋,财富管理业务更是重中之重,商业银行正多维度持续发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专家认为,2022年,财富管理作为众多银行转型的重点和轻型银行优质赛道,将迎来供需多个层面的催化。
财富管理已成转型重要方向
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以及居民金融资产占比持续提升,财富管理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根据麦肯锡的测算,未来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仍将维持在10%左右,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330万亿元。
当前,商业银行正多维度发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在理财业务层面,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时,截至2021年年末,已有22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且产品类型日益丰富。
华西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志平表示,理财公司可为商业银行创造可观收益,其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也远高于银行表内资本的盈利能力。从2021年的银行中报来看,银行理财公司业绩亮眼,受托管理产品创造的营收以及理财业务收入盈利能力强劲增长,测算以股份行为代表的多家理财公司ROE超过20%的水平。
商业银行在提升自身资管能力的同时,也在发力代销业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百强”名单显示,银行的股票+混合公募保有规模和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均超过50%。同时,2021年,包括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通过对基金申购费率“打折”、加大C类基金份额基金布局力度等举措,加大代销业务布局力度。
提升产品投资能力
展望2022年,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财富管理将是银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催化剂。
“在表内资产以稳为主、难言大幅提升的背景下,2022年银行业发展看点将继续向表外要收益,而财富管理作为众多银行转型的重点和轻型银行优质赛道,迎来供需多个层面的催化。”刘志平表示,在需求层面,居民财富增长、理财意识觉醒、高净值客群扩容、养老金融配置诉求提升等客观条件催生财富管理的巨大市场;大财富管理具有弱周期、资本消耗少、高盈利等特征,有助于摆脱息差依赖、加快经营转型,将成为金融机构布局大财富管理业务的内生动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认为,随着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收官,存量产品转型压力释放完成,2022年理财业务收入贡献将继续提升。此外,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基金、理财等投资产品参与其中,国内市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作为基金代销的重要渠道,未来在代理业务方面收入的提升也将助推盈利水平的提高。整体来看,2022年非息收入规模将维持增长,非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扩大。
对于未来的财富管理市场,平安证券分析师袁喆奇认为,机构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同业之间的合作也会增多。对于任何一家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并找到核心竞争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现阶段国内财富管理仍是增量市场,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打造渠道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渠道竞争力可拆解为获客能力和服务能力两个方面。”
在产品层面,袁喆奇表示,资管新规出台后,伴随着理财、信托等各类型产品监管要求统一,不同资管产品间的收益率、投资门槛等要素差异明显减小,行业同质化现象显著。在此背景下,要打造产品能力,建立差异化的品牌优势是破局关键。此外,产品的投资能力仍是财富管理产品端发展的基石,长期稳定的投资业绩能够进一步打造财富管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