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明年新旧动能迎转换 货币政策凸显结构性
交银集团“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发布会12月21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会上以“吐故纳新”为题作了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2022年将是中国经济吐故纳新的一年。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或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预计2022年央行将继续采用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常规工具调节中短期流动性,并综合利用降准、降息等操作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唐建伟说。
他表示,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而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合理增长水平。全球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明年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疫情的阴霾将逐渐消散,新旧动能将迎来转换,新业态、新结构和新增长点有望持续蓄势聚力。
国际方面,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将稳步退出。一方面,美联储宽松政策加速退出。美联储2021年11月议息会议正式启动“逐渐缩减”资产购买规模(Taper),12月议息会议加速Taper并放弃“暂时性通胀说”。唐建伟预计,到2022年3月,美国的量化宽松将结束。在Taper结束之后,美联储可能适时启动加息进程,2022年内可能加息3次,但具体是否加息以及何时加息,届时将视美国的通胀和就业情况而定。另一方面,欧央行暂时不会退出宽松政策,但也难以加码。
唐建伟预计,全球高通胀有望退潮。随着美联储宣布11月起开始实施Taper,全球流动性拐点形成的重要边际变化已经出现。美联储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将不断减少,市场资金将不再廉价,全球资产估值将面临重估。预计随着疫苗的逐步普及和特效药的出现,全球疫情的影响将减弱,管控措施放松,全球供应链将得以恢复,因供需错配导致的高通胀压力将明显减轻。
唐建伟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点。首先,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变,并将进行执行纠偏和模式探索,支持居民刚需和房企正常的开发、并购及相应的融资需求。同时,消费有望温和修复。扩大内需是2022年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消费补贴、汽车下乡等措施将促进消费意愿的改善。预计2022年消费有望出现修复式增长。
2022年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也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成为三大类投资中增速最高的一项。他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8%,虽然低于2021年增速,但显著高于近两年平均增速。此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制造业投资向好,风电、光伏、储能等相关制造业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在需求提振等多重因素促进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材料、“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快速。
唐建伟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有望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科创、绿色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导向。一是用足用好结构性增量工具,如已推出的支小、区域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再贷款工具以及新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二是可能运用结构性优惠利率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对两项普惠小微直达工具到期后的资金做出接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