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信任是最大优势 凝心聚力打造“优质理财工厂”

杜晓彤证券时报

  “华夏理财于去年9月28日举行开业仪式,当时我以为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成倍的压力和困难接踵而来。”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谈起初创之路,一时感慨不已。

  2019年12月24日,华夏银行将申设理财子公司的材料递交给银保监会,彼时虽疫情严峻,但仅4个月就拿到了华夏理财的批筹文件,5个月就完成了筹建开业,距今已满周年。

  截至目前,华夏理财已建立起品类清晰、策略丰富的产品体系,发行管理的理财产品超600只,规模超6200亿元。这样的成绩并未让苑志宏感到“可以松一口气”。“从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算起,银行理财进入转型阶段,既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又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他指出,“现在存量问题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一个新课题又摆在面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银行理财子公司

  应有别于公募基金

  证券时报记者:截至目前,银保监会已批筹29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含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其中21家获批开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队伍不断壮大,行业最新状况如何?

  苑志宏:资管新规颁布实施后,银行理财开启全面转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运而生。之前市场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背靠母行,是“衔玉而生”,但想在竞争激烈的大资管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取得竞争优势绝非易事。从内部看,过去母行渠道和客户被视作本行理财业务的专属资源,但目前各家银行已经开放渠道和平台,相互代销他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已成趋势;从外部看,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着包括公募基金、信托、保险等其他资管业态的竞争,且竞争愈加激烈。

  证券时报记者: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其他资管机构之间的差异及自身的优势是什么?

  苑志宏: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是目前国内大资管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两类分支,二者有着很大差异。银行理财是解决方案型产品,是由客户需求驱动,围绕客户在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方面的特定需求提供确定性的解决方案。公募基金是工具型产品,是由市场机会驱动,股票、债券、混合等不同类型基金对应于不同的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为客户提供参与不同市场机会的工具和手段,客户需要对具体的投资品种和买卖时机做出选择,投资收益既与所投资基金的净值表现相关,更直接取决于投资时机的选择。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银行理财每年为投资者创造近万亿的稳定回报,而公募基金往往是基金净值不断增长,投资者却赚少亏多。据基金业协会统计,近20年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但基金投资者中赚钱的比例不超过1/3。

  华夏理财转型发展的方向很明确,就是要坚持普惠性的功能定位,尽可能降低客户的参与门槛和投资难度,充分发挥与客户联系密切的优势,深入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通过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确定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客户在投资过程中稳定获利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关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个人认为真正优势在于“银行”这一金字招牌,在于长期积累的客户对银行体系运作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的认可。当然,母行的资源协同也非常重要,除了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外,母行体系内的资产资源可有效强化理财子公司在资产创设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

  做好投资者教育

  首先应“刀刃向内”

  证券时报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做好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适应产品净值及收益波动,对此您有何看法?

  苑志宏: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净值化转型之后,大家都在强调投资者教育,希望投资者能够理性接受产品的净值波动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华夏理财,我们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同时,更强调管理人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自己不仅要承担在“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下的受托人信义义务,更要提升与投资者信任相匹配的管理能力。不应把投资者信任看作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负担,而是更加珍视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者信任,“刀刃向内”,自我革新,以实现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努力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为此,华夏理财成立之初便明确“打造优质理财工厂”的经营模式,力求实现产品品质的一致性。换言之,华夏理财推出的每一只产品都必须是经得起客户、市场检验的“良品”,即不片面追求单只产品的超高收益,而是所有产品均能为客户带来满意的投资体验。

  证券时报记者:“理财工厂”经营模式有什么独到之处?

  苑志宏:“理财工厂”经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关注客户体验、珍视客户信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规模化生产

  华夏理财的产品体系可以归纳为“1357”,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三类产品及服务——标准化理财产品、定制化理财产品以及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满足客户五个层次的投资需求——灵活便利、保值增值、财富积累、安心养老以及社会责任(ESG);打造七大系列产品——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百岁人生以及ESG系列。目前公司管理产品已超600只,规模逾6200亿元,后续可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地不断对外输出。

  2、体系化运作

  华夏理财按照现代化工厂的运营管理模式,将投资运作和产品管理的全流程按照工序和环节拆解为不同的业务模块,不同业务模块之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并按照统一的管理流程进行交互、协作和组合,最终形成标准化的产品输出。核心工序和业务模块包括:

  (1)投研引领。投研部门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方式,构建宏观、策略、行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投研体系;通过定期召开双周、月度、季度和年度投资策略会,建立自上而下的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体系;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深度研究,指引投资部门进行价值挖掘。

  (2)信评保障。信评部门按照债券、股票、基金等大类资产构建并动态维护投资备选库,所有投资标的均纳入白名单管理。

  (3)策略生产。投研部门牵头、投资部门参与,通过构建并动态维护公司投资策略库,不断拓展投资边界,丰富投资策略。

  (4)资产创设。负责资产创设的投资部门根据特定市场时机中占优的投资策略,构建债券、股票、基金、非标等资产组合,并力争组合最终业绩表现能够达到市场同类策略前1/3分位。

  (5)产品组装。负责产品管理的投资部门根据每只理财产品的销售对象、期限、业绩基准、风险评级等核心要素,将不同策略、不同资产组合作为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要求尽可能增加每只产品所投策略和资产的丰富度,降低集中度风险。

  (6)统一质控。公司已构建统一的、覆盖全部产品的质控体系,由投研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跟踪、监测、预警每种投资策略、每类资产组合和每只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回撤等关键指标,并定期开展业绩归因,协助投资部门持续提升产品业绩表现。

  3、精细化管理

  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的业务边界和岗位职责,紧密围绕“规模-质量-效益”三个维度实行量化考核。在投资板块,资产创设和产品组装环节的考核细化到投资经理维度,单个产品、单类资产落实到人,各自设定明确的业绩考核基准,在业绩归因基础上进行跟踪监测和考核。与之相配套,建立健全投资板块人员的针对性引进、人员晋升退出以及跨部门、跨板块人员流动机制,实现岗位分工与人员能力相匹配,提升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4、ESG融合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其本质是价值取向投资,核心是把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以改善投资结构,优化风险控制,最终获得较高的长期收益。华夏理财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目前已成为国内资管行业ESG投资的领军机构。2019年3月,华夏理财前身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率先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组织,成为该组织境内首家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成员。2019年4月15日,发行了国内首只ESG策略银行理财产品。截至2021年8月末,华夏理财管理的ESG系列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过240亿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将历年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ESG数据库和评价体系全面运用于债券、股票、基金和非标等各类资产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实现了ESG投资理念与实际业务的全面融合,有效提升投资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5、金融科技赋能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RPA等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金融科技的运用在提高投资和风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华夏理财内设独立的金融科技板块和部门,并投入大量资源,构建了多方合作共赢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按照系统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推进路线,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核心能力,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华夏理财发行管理的理财产品有600多只,接下来会重点研发哪一类产品?

  苑志宏: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华夏理财该类产品的规模占比也很高,未来混合类、权益类、私募股权类等产品将是重点拓展的方向。近期华夏理财将推出私募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与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合作,共同创设国内首只专项投资北交所拟上市企业的接力基金。此外,华夏理财将紧密围绕“双碳”目标,深度挖掘ESG投资策略价值,巩固在ESG投资领域的领先优势,持续提升华夏理财ESG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