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 银行非接触服务悄然提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银行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正发挥更大效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发挥线上服务优势,通过非接触服务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金融服务保障在此期间是一次实战检验,强金融属性、强线下特征的业务将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力推线上综合化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多家银行以线上综合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金融需求。
贵州双龙航空港是一家主营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国有企业,其上游供应商多为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它们在复工复产时急需资金用于支付员工工资、添置防疫物资。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浙商银行贵阳分行迅速启动信贷“绿色通道”,梳理出存在困难的37户上游小企业,依托以该集团为核心的应收款链平台商圈,通过区块链应收款支付工程款、劳务费等,上游小微企业收到区块链应收款,即可在线实时转让给浙商银行获得流动资金。疫情管控期间,该行已有21户上游小微企业借此获得了2.2亿元资金补给。
近期,很多企业面临办公、收支、运营等方面的困境。畅途网是汽车票网的头部销售平台,春节期间,大量民众改变原有出行计划,使平台承担了巨大的退票压力。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系统调试上线,紧急放开“线上车票退款笔数”限制,并大幅度简化退款流程,缩短退票时间。截至2月20日,1.85万名全国旅客顺利完成了退票,19.38万名客户实现了购票,通过“绿色通道”的日均总交易笔数是平日的3倍以上,且所有交易均顺利、准确完成。
应对疫情,银行各显神通,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兴业银行建设运营了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为抗疫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开辟专属申贷入口,提供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补贴申请、重点保障企业申报专属通道,已为各类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约35亿元。光大银行上线电子账户资金代发业务,支持各企业商户日常经营资金流的平稳运营,目前已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保互通公司展开工资代发业务合作,通过线上开立II类结算账户7万余户,可通过系统自动发起交易,实现工资款的批量代发。
增强金融科技硬实力
目前,线下服务面临许多挑战,也凸显了商业银行非接触式的线上化、数字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价值。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日前强调,要做好线上业务,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硬实力,要增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小的金融机构可能自身缺乏研发投入,可以在分清权利和责任的前提下,与有公信力、有诚信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线上业务。
鉴于数字化转型中对于技术能力的需求,借助“外力”已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现实选择。商业银行或与大型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合作,或寻求其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需求就是商机,据了解,针对疫情之下金融机构复工的切实需求,京东数科及时推出了“复工产品包”:疫情AI助手可以嵌入机构的APP或微信公号,及时更新疫情前沿信息;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实时更新疫情相关语料库,代替70%-80%的人工接线及外呼工作;各类营销工具和系统公开实践课可帮助机构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针对金融机构近期远程办公需求增大,京东数科JT智管有方推出了大咖视界以及Meeting远程会议系统,通过云交流,云办公,帮助金融市场参与者快速获取信息、高效沟通。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零售端线上金融供给方面发展迅猛。相比之下,公司端线上金融服务依旧是短板,而当前环境下,对线上公司金融服务形成迫切需求。线上金融服务从零售端向公司端深度拓展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当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