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之争:三大行股份行杀入 但仍缺统一监管标准
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开放银行”成为银行在互联网转型中正在讲述的最新一类金融科技故事。
自去年以来,开放银行这一概念在国内银行业被频频提起,或称API Bank,实际早已有之。
所谓开放银行,是通过API技术和Ⅱ类、Ⅲ类账户,把银行的多类接口,如开户、转账风控、刷脸、群管、支付、身份认证乃至借贷等,转化为标准化SDK插件或API程序接口,让其他非银机构或银行能够调取接口,以此完成清结算、借贷等操作。
银行实现线上获客、留存结算类存款等目的,这一业务,有的银行将其称为“开放银行”,有的将其称为金融服务生态圈。
例如,四大行中的工行、中行、建行均在2018年提出了“开放银行管理平台”,提出账户管理、资金结算、商户收单、投资理财等不同业务接口,应用在信用卡账单分期、企业支付、生活缴费场景。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浦发、平安均已提出开放账户能力等,如招行提出在APP上开放账户、支付能力和生物识别、反欺诈等安全能力。微众银行也将SDK集成在自身的APP中。
“开放银行”起源
实际上,开放银行早就被银行广泛使用,在联合贷款等结算场景中已经开始使用,但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是在去年。
2018年7月,浦发银行宣布,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通过API架构驱动,将场景金融融入互联网生态,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手机APP的局限,开放产品和服务,嵌入到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形成新银行业务模式。
工商银行2018年财报显示,该行借助具备“嵌入场景、输出金融”特征的API开放平台、以“绿色部署、敏捷上线”为特性的金融生态云平台、聚合优势线上金融产品和功能的聚富通平台,聚焦用户核心,树立场景导向,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
2018年8月,建设银行宣布上线开放银行管理平台,规划陆续开放8类、10种SDK产品。该行财报称,基于建行云搭建开放银行服务平台,通过标准方式,把该行的金融服务、数据服务嵌入第三方,将银行业务扩展到生活场景。
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加强与行外第三方流量平台、机构进行合作,全面输出综合金融账户能力,以开放银行体系打造零售业务发展新动能,快速提升银行基础客户规模。
微众银行副行长陈峭2018年9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微众也不排除将用户体验设计变成标准的API,输出给其他银行合作伙伴的可能。目前,微众银行希望建立一个生态圈,将微众擅长的科技、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打包,提供给中小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借此来帮助他们服务三、四线城市。
各大银行“开放”的醉翁之意
开放银行包括两端,前端是对商业生态系统,通过API连接银行;后端是银行自身或其合作方,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贷款融资等模块。
以前端为例,工商银行去年10月在业绩发布会上披露数据,API开放平台可以支撑快捷输出金融服务,已对外开放13大类、300多项金融服务API,对接合作方314家,上线应用329个,日均交易量870万笔。兴业银行披露,2018年上半年通过Open API引入16.75万个场景端客户,各类创新产品交易5570万笔。
对银行而言,推进“开放银行”,不同类型银行各取所需。
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总监方绍全表示,银行在开放银行业务中比较看中的“硬指标”是存贷款规模、中间业务收入、企业和零售活跃客户的数量。比如该公司旗下的银行与互联网票据连接的产品“执剑人-电票保”给银行带来的最大的收益就是存款沉淀,而且是低成本的结算性存款,成本占用是非常小的。此外,充值提现的过程是通过银行的收付接口实现的,这一部分也会给银行带来一些的中间业务收入。
陈峭认为,中小银行在反欺诈方面、超市零售企业在防薅羊毛等方面都有需求。银行可以对用户实名认证,把这些能力作为API接口开放给企业。此外,用户体验未来也将有一些模块,标准化之后也可以变成与用户体验相关的API。
方绍全表示,兴业数金截至去年末建设了9类、84个API,包括帐户、支付、用户管理、认证、财富管理、融资等领域。兴业银行通过银银平台对接合作银行。
“目前,中小银行中接受程度比较高的是一类联合信贷产品”,方绍全说,帮助银行去找场景,帮助场景找资金,帮助合作银行信贷业务。外部场景申请贷款后,中间由兴业数金再结合金融科技的能力做一次风控的预筛。目前已有7家银行正式签约。
监管政策与框架待补
目前,中国内地仍无对开放银行的监管政策框架或方案。在亚太地区,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是少数几个发布开放银行监管政策的经济区。
陈峭表示,调用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API完成支付、借贷等操作,早已存在。新加坡星展银行已开放了200多个API,类似于APP Store等API应用市场,其他银行或企业可以下载后嵌入到自己的业务流程。
例如,花旗银行2016年11月推出Citi开发者重心,提供账户、授权、客户、银行卡、转账、积分、工具等7类API。西班牙BBVA银行推出8类API,包括账户、用户画像、一键支付、一键贷款、银行卡、实时通知、企业报表、数据整合分析等。
在境外,开放银行监管之所以被重视,源于零售银行的困境。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在2016年发布一份调查报告,和小型机构相比,占有绝大部分市场的大中型银行无需努力竞争就能留住客户,限制了市场创新和客户体验。其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求该国9家最大的银行建立统一的开放银行数据和客户资格指标、服务指标和个人/企业账户交易数据。
欧盟2015年8月发布的支付服务指令,要求银行开放支付服务接口,允许外部合作方连接,并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调用数据。
在开放银行监管中,难点在于数据隐私安全,即开放的边界在哪里。
反例已经出现,今年3月,有报道称,一位客户注册购车APP,被开通某民营银行的Ⅱ类账户,受到短信轰炸。
兴业数金总裁助理陈旭群表示,监管对客户信息的保护严防死守,数据的直接开放目前还比较少,“没人敢轻易的做这个事情”。所以,当前业内探索的是服务能力的开放,包括帐户服务、支付服务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