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9日,浦江饭店孔雀厅,伴随着一声锣响,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了。而当天上交所挂牌的A股股票仅有7只:延中实业、爱使股份、真空电子、浙江凤凰、飞乐股份、飞乐音响、申华电工。加上后来上市的豫园商城,被统称为上交所“老八股”。历经30年发展,上交所从“老八股”发展到截至2019年底的1572只股票、全年股票交易额、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四的全球重要交易所之一,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
如果说A股代表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第一片草原,那么,上交所正是那把点燃中国资本市场的星星之火。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正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赋予了上海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上交所建立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时间回到1990年6月,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在香港向全世界宣布,上交所将于年内开业。根据之前的安排部署,时任香港贸发局主席邓莲如率团将于当年12月来上海访问,上海证券交易所尽量争取在此时开业。留给筹备组的仅有半年时间。
筹建的初步工作就是选址,从偌大一个上海选出一个合适的场所并不容易,场所功能、位置、历史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最终,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交界处浦江饭店“脱颖而出”。饭店内的孔雀厅是19世纪整个远东地区最具盛名的舞厅,大厅宽敞气派,硬件条件不错。于是,这里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初所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成立时的交易方式就采用自主研发、微机联网的电脑自动撮合竞价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交易,实现了证券委托电脑录入、系统自动撮合成交、成交行情远程自动实时传送等自动交易功能,领先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手工竞价交易方式。
实现股票和证券交易电子化,使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就站在了历史高点。可以这么说,正因为上交所一开业就跨入了电子交易时代。得益于电子交易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有后来的急速扩张,才能支撑支持现在遍及全国城乡、数千万投资人参与、每天数千亿元的成交规模。
如今,上交所早已搬到浦东去办公,而浦江饭店变为了中国证券博物馆,孔雀厅也已“沉睡”,而正是这一睡,换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觉醒。严格意义上来说,上交所波澜壮阔的30年历程,仅仅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年征程的一个缩影。
同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4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1996年)、上海期货交易所(1999年)相继成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进入新世纪后,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等陆续成立,进一步完善了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基本确立了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历经30年奋斗的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最齐备的城市之一,集聚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如今,上海已经成为中外金融机构最重要的集聚地之一,各类持牌机构超过16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30%以上。
上海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能级显著提升。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9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6%,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达到12.7万亿元,占全国直接融资总额85%以上。
除了上文提及的证券市场,“上海金”“上海油”这些“上海价格”也正影响着世界:上海黄金交易所内现货黄金交易量多年全球第一;原油期货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上海交易所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数在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排名首位。
上海已成为我国金融产品最丰富、金融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原油期货、“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国债期货等重大金融产品成功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投贷联动、跨境ETF等业务创新层出不穷。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颁布《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信用与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在沪金融从业人员已超过47万,金融集聚区建设成效明显,在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名列全球第四。(记者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