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履行“自律、服务、传导”三大职能的重要组织形式,既是协会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也是会员为行业做事的平台,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自律管理工作的特点和优势。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我担任协会秘书长期间,一直分管三个会员服务部,对口服务各专业委员会,投入了极大热情,付出了不少努力,对如何做好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有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专业委员会是协会交流、议事、办事的平台
虽然第二届协会期间就成立了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但当时的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相对独立,有自己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还收取会费,与后来的专业委员会有较大差别。协会正式设立专业委员会始于庄心一同志担任协会会长的第三届协会时期。庄心一同志认为,行业的事情应该由行业自主解决,协会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运作规则、体系和属性,不要成为附属。他非常重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要求专业委员会应该将精力花在研究问题上,而不是聚在一起抱怨。他强调不要局限于提出问题,更应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他的直接推动下,第三届协会设立了经纪、投行、财会、IT、分析师、投资基金业等专业委员会,搭建了专业委员会运作的基本框架。
第四届协会增设自律监察、合规、资信评级、基金销售、托管等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协会在原有8个专业委员会(此时与基金业相关的几个专业委员会已经从证券业协会剥离了,划归新成立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创新发展战略、资产管理业务、证券国际合作、人力资源管理、证券调解、自律协调(曾叫“地方证券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直接投资、托管结算、场外市场、固定收益业务、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互联网证券等13个专业委员会;同时将原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调整为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将原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调整为财务会计与风险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协会会长陈共炎同志认为,做实协会首先要做实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他强调协会要全力支持专业委员会发挥作用,努力将专业委员会做强、做实、做精。因此,第五届协会在完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不仅增设了多个专业委员会,更重要的是成立了三个会员服务部,直接支持和服务各专业委员会。
第六届协会根据行业自律管理的需要,对部分委员会进行更名或者调整,并增设和撤销部分委员会。一是调整五个委员会名称,即将融资融券专业委员会更名为融资类业务委员会、将直接投资专业委员会更名为投资业务委员会、将证券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更名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委员会、将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国际战略委员会、将证券公司合规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合规管理委员会;二是将财务会计与风险控制专业委员会进行拆分,分设财务会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三是增设绿色证券、区域性股权市场两个专业委员会;四是撤销创新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将相关职责并入其他委员会。至此,协会专业委员会总数达到23个,基本覆盖了会员核心业务和综合管理职能。
在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协会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一是充分利用委员贴近市场、专业性强的特点,汇集行业智慧,深入研究行业面临的重大前沿问题;二是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设计和评估,参与监管部门有关政策的制定,在确立行业基本制度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三是参与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对已有的自律规则进行梳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定期评估自律规则的适用性,加强行业标准和执业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四是参与相关业务领域的执业检查,选取敏感问题、敏感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执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行业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五是参与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各自领域的从业人员管理,特别是对专业人才和特殊岗位的人员管理;六是积极开展行业宣传工作,加强投资者教育的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投资理念,在行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二、做好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几点切身体会
做好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关键是做实专业委员会。这既是转变协会工作理念、依靠行业力量开展协会工作的需要,也是充分调动委员积极性、保持委员工作热情和委员会工作连续性的需要。专业委员会不能仅满足于交流、议事,还要真正成为办事的机构,要能办事、办成事,真正成为“交流平台、议事平台、办事平台”。
(一)以抓重点工作带动专业委员会建设
各专业委员会要坚持工作导向,通过具体工作推动专业委员会建设和工作机制的磨合。各专业委员会每年都要确定工作重点,围绕年度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集中精力全力完成一两项最迫切的重点工作,把专业委员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确定重点工作时,各专业委员会要在行业意见和监管部门意见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切入点。对于上下意见一致的问题,可以作为专业委员会近期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和解决;对于上下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则可以作为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发挥专业委员会行业专家的优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把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监管部门最关注的工作结合起来,遵循“上下一致”的原则,才能确保年度重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可执行性,从而有效落实和切实推进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为了保证各专业委员会各项年度重点工作都能务实开展、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各专业委员会可分别确定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负责人,由牵头负责人带领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其他委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按照自愿的原则参与到一项或多项具体的工作小组中去。有相对固定的工作班子、明确的工作时限和工作计划,就避免了专业委员会工作由主任委员一人“唱独角戏”的状况,也能有效防止出现重点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落实的状况。
(二)提高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核心
做实专业委员会必须以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从委员的层面看,当委员是一种荣誉,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但很多当选委员都认为干好本职工作是自己的首要责任,不太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做专业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仅仅满足于来开开会、发发言的状态。从专业委员会的层面来看,由于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委员们各有个性,众口难调,意见难以统一。因此,如何使专业委员会切实完成既定目标,也是工作中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专业委员会的宣传,传播协会“归位尽责”的理念,为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联系沟通,进一步提高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提高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对委员的持续激励和约束机制,奖勤罚懒,使委员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要强化专业委员会作为专业领域行业代表的权威地位,使专业委员会达成的共识和意见能够发挥应有作用,提高委员工作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是做好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重要保障
专业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兼职身份,必然会以本职工作为主,为了汇聚有不同经历和想法的委员们的力量,使专业委员会在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开展工作。针对部分委员离职、分管业务范围调整等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制定和不断完善专业委员会统一的工作规则,对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担任条件及其产生和筛选、聘任、考核、奖惩、退出程序,外聘顾问的担任条件及其聘任程序,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程序等进行规范。要加强对各类会议的制度化、流程化管理,致力于达到开会前精心准备、开会时务实讨论、开会后真抓实干的效果,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完善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规范化的会议纪要管理等。总之,要使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逐步规范化、条理化、系统化。同时,要鼓励每个专业委员会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建立个性化的工作流程和议事规则,不断改进专业委员会工作方式。第五届协会期间特别强调充分调动各位副主任委员的积极性,让每名副主任委员都领导一个工作任务明确的小组,责任到人,以便提高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委员会既可以召开全体会议,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重点、探讨行业重大问题;也可以分小组、分片区、分专题进行活动,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采取小型见面会、联合调研、座谈会等形式,与监管部门、其他行业或部门、会员的客户群体等各个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推动解决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四)协会要为专业委员会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完善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除了设立三个会员服务部专门负责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供直接支持和服务以外,协会还应将有限资源进一步综合利用,并向专业委员会倾斜。一是协会自律规则的制定与建议权向专业委员会倾斜。新业务规则的制定与征求意见都要通过专业委员会进行,形成合议机制,提出真正能代表行业的专业意见。专业委员会也要积极参与到监管部门对行业有影响的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去。二是协会的培训资源向专业委员会倾斜。专业委员会要参与协会培训计划的制定,使协会的培训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会员的需要。三是协会参与的有关国际交流活动要向专业委员会倾斜,出访和接待外宾都可以由专业委员会来组织或参加。四是协会的执业检查权和纪律处分权向专业委员会倾斜。专业委员会要参与有关的执业检查;协会在对有关会员单位或从业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前,要听取相关专业委员会的意见。
回顾过去,经过几届协会的持续努力,专业委员会的制度日益成熟,工作机制日益完善。这其中凝聚了协会历届领导班子、协会同事以及许许多多业内同仁的辛勤和汗水。特别要感谢的是庄心一同志,无论是担任会长期间还是升任证监会副主席之后,他都一如既往地关心协会的工作,关心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还记得第五届协会换届后就迅速着手改组或新设专业委员会,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庄心一同志百忙之中仍亲自参加了一些专业委员会的筹备会议,并对这些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作出重要的、具体的指导,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展望未来,我相信协会专业委员会的务实传统和优秀经验会在今后继续得到发扬,专业委员会必将为行业发展和自律管理水平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李格平,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历任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2011年6月-2014年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机构管理部、保险机构管理部主任。现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