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资本市场和证券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现已拥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第二大私募市场,以及位居全球前列的商品期货市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国内共有证券公司131家,总资产6.19万亿元,净资产1.89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9743.81亿元,托管证券市值35.64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4.82万亿元,在促进资本形成、资源配置、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30年来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发展历程证明,规范和创新发展是支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望近30年来证券行业逐步规范、创新发展的改革历程,既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纪念,也对促进培育行业核心竞争力、探索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建设资本市场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泰证券改革发展历程
作为目前山东省属唯一的法人证券经营机构,中泰证券的发展历程贯穿了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的改革精神,是证券行业改革历程的一个缩影。公司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化解风险,增资扩股
中泰证券前身齐鲁证券成立于2001年,脱胎于省内的信托投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12亿元,从事经纪业务。由于存在挪用巨额保证金、巨额违规担保、违规经营、严重亏损等问题,2003年初被中国证监会列为待稽查的高风险券商。2003年7月,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莱钢集团控股齐鲁证券。2004年,公司化解了挪保、担保等重大风险,增资扩股至8.12亿元,摘掉了高风险券商的“帽子”,组织实施了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公司从一家高风险、经纪类券商转变为规范类、综合类券商。
(二)托管天同,实现“蛇吞象”
2004年下半年,由于委托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等问题,天同证券风险显现。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齐鲁证券负责对天同证券进行托管,积极参与化解风险工作。2006年3月,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通知要求,齐鲁证券开始托管天同证券经纪业务及所属分公司、证券营业部和服务部。2007年1月,齐鲁证券成功收购了天同证券证券类资产,安置了天同证券1200余名员工,取得化解风险和优化山东地方证券资源的双赢效果。
(三)规范创新发展,提升效益
2007年以来,面对公司重组初期百业待兴、实力羸弱的严峻形势,公司高度重视规范化发展,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组织推动实施发展战略、基础管理、业务体系、人才队伍、合规风控、企业文化六大建设工程,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综合类券商。近年来,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实施综合金融服务商、大客户、高端人才、省内外并重发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六大战略”,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加快创新业务发展,持续推动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自主创新力、综合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倍受社会认知,各种专业化证券业务协同发展的系统重要性现代投资银行。目前,公司已经成长为集证券、期货、基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证券控股集团,截至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1322亿元,净资产341亿元。近几年,共为900多家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融资、新三板挂牌、跨境融资等服务,融资额4000多亿元;服务客户600多万,管理客户资产近万亿元,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
规范和创新发展是公司能够走到今天并不断成长的基础,也是证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一是规范发展是证券业赖以生存的底线。回望2004-2007年证券业三年综合治理,市场上近三分之一的证券公司退出了历史舞台,固然有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缺失,严重违法违规,最终招致灭顶之灾。二是创新发展是实现证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不管是重组后的齐鲁证券在战略、组织、人事、业务等方面推进的各项改革,还是行业在业务转型、模式变革、对外开放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都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为行业和公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证券业改革发展趋势
当前,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证券业发展也展现出一些新趋势。
(一)“金融脱媒”带来直接融资体系大发展,资本市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英美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伴随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进程,境外金融体系无一例外都经历了金融脱媒的过程,带来直接融资体系大发展。据测算,1980年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以来,直接融资比重从不足10%显著提升到现在的约80%;英国自1980年以来直接融资比重也显著提升至70%的水平。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及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传统动能转型升级,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都需要资本市场助力,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实体经济对直接融资的需求将会不断提升,新经济企业境内融资或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二)依法、从严、全面监管已成常态,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2017年7月14日,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做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强化监管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切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从全球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看,资本市场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加强监管、防控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历史。未来,依法、从严、全面监管仍将是净化资本市场环境、推进证券业规范治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
(三)资本市场改革为证券公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行业创新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尤其近期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制度推出,如直接融资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购重组审批优化、再融资业务松绑,股指期货交易安排放松,金融业对外开放继续推进、沪伦通开通在即等,都将为证券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相关监管政策措施表明,监管部门在逐步强化监管的同时,正有序、规范地引导证券行业创新、开放。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探索严监管下的行业改革创新发展,将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四)金融科技兴起,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将会持续加快
近年来,证券行业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较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证券业电子化和自动化,到20世纪90年代证券业务网络化,再到近年来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兴起,金融与科技正从简单“拼接”走向深度“融合”,科技对金融服务影响的驱动力愈发凸显。未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将被加速运用到金融领域,有望全面重构传统证券公司在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运营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经营和业务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说,证券行业正面临格局重塑的新形势,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力度将成为决定证券公司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五)资本市场进入主动开放新时代,证券业开放步伐将会不断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指出,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进一步明确了将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投资者等方面将会迸发出更多资本市场服务需求,如贸易金融、跨境投融资、资产管理、财务顾问、风险管理等。同时,对外开放带来更加丰富的产品工具、更加雄厚的境外资金、更加先进的国际经验、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等,都将对券商国际化业务布局和境外资产配置能力提升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证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40年改革开放催人奋进,资本市场发展硕果累累,展望新时代信心满怀。我们亟需在改革开放赋予的历史使命中披荆斩棘、迎风破浪,打造证券行业美好的明天,共同谱写资本市场壮美的篇章。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支持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资本市场强则证券行业强,证券行业做大做强亦可促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总量仍然偏小、市场分割及有效性不足依然存在,证券公司综合实力及竞争力偏弱、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尚存。建议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培育多元化投资者群体,加强资本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把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层次丰富、功能完备,风险防范能力强、运行稳健,制度扎实、监管有效,生态健康、投资者保护充分,开放包容富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
(二)优化完善行业监管,支撑证券业规范创新发展
加强监管是防范证券行业自身高风险特性的现实需求,有效的监管能够支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和监管体系,强化功能监管、重视行为监管、补足监管短板;把握监管尺度、明确行政监管边界,进一步厘清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关系,促进监管协调、优化行业监管。二是协调平衡行业监管与创新。辩证看待与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创新的关系,认清支持行业创新并非简单的简政放权及风险合规尺度的放松,而是基于时代环境发展与行业自身驱动做出的一种主动式调节性变革,创新必须以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为前提,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健康、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成熟资本市场;重塑证券行业监管秩序,在培育行业国际化视野、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创新等方面,为证券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三是加大技术在证券行业监管与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监管科技(Regtech),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三)做强主业、回归本源,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证券业创新不应脱离实体经济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回归本源,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证券行业应紧抓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机遇,做优做强主业,做精做好专业,培育可持续竞争力。一是发挥风险经营、投资交易、产品设计、研究分析等核心能力优势,发挥好融通资金供求、促进资本形成、推动企业并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科技创新、引导风险管理等功能;二是加快业务转型与创新,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投资交易能力、产品创设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投融资需求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和财富配置渠道;三是积极发挥IPO、再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场外业务、直接投资等业务优势,助力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新经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努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推进器。四是坚持创新与风控并重,把握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加强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四)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探索证券业智能化转型
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催化剂,证券业应充分顺应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动行业发展向数字化方向转型。树立数据驱动理念,持续发力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整合治理内外部客户数据,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和深度学习平台,聚焦客户行为信息挖掘,以数据的方式深度了解客户,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与客户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共生关系,形成内生增长动力。二是变革业务模式。渠道方面,发展线上综合业务平台,建立起营销推动、业务流程审批、资源配置、线上风控等涵盖前中后台、全流程的闭环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线上化、客户线上化、管理线上化;业务方面,探索各类创新服务模式,如智能客服、智能投顾、量化投资、智能投行、在线理财、投资社区等,基于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一揽子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三是向平台化转型。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供给从单一化、产品化向多元化、场景化转变,打造能为客户提供沉浸式和旅程式体验的一站式智能化金融服务平台,提升价值流转效率。
(五)发挥境内外协同优势,推动证券业国际化进程
本土业务优势是境内机构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国际知名投行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在进驻西欧市场时,分别依托其经纪、并购、证券承销等核心优势业务,深入挖掘传统核心业务积累的各种资源,为在国际市场进行业务扩展奠定了基础。建议一是境内证券公司立足本土、循序渐进推进业务国际化。不管采取“立足香港、走向亚洲、辐射全球”策略,还是“近邻扩张”,甚至“全球布局”,都应基于自身资源和业务优势,有针对性地布局海外市场,进而实现海外经营整体化、多元化。二是紧抓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机遇,进一步拓展海外布局,有效对接客户的国际业务需求,延伸服务链条,打造多元化收入结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基于国际市场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开展产品创新,转变业务模式,丰富收入来源,提高业务收入。三是以适当方式加强机构经营国际化。通过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合资经营、业务合作、赴港上市等方式开展跨境金融业务,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加强境内、境外业务的互补与协同,构建多元化、有机统一的业务链条,充分调动公司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加大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储备,为开展国际化业务提供人力基础和智力支持。
作者简介:李玮,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高级会计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2007年1月至今),山东省证券业协会会长等职务。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