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图为中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场景。
1月20日据法国《世界报》1月19日报道称,中国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一起前行。根据18日公布的官方数据,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为7年来首次加速,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北京原定的6.5%左右这一官方目标。
抗风险能力强大
报道称,中国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疯狂支出、投资房地产、稳固消费和恢复国际贸易活力,这个亚洲巨人证明了自己的弹性。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社的高路易说:“对于中国经济,市场情绪的改变令人惊愕。”法国兴业银行经济学家索帕纳·萨补充说:“中国政府显示出掌控经济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报道称,然而,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中国政府正在逐步调整路线:中国领导人如今表示要瞄准“高质量的增长”。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增速可能更低一些,但更加健康,并且能有效地掌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
另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月18日报道称,中国经济传来好消息。2017年,中国GDP增长6.9%,扭转了自2011年至2016年的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实现这一增长率要归功于出口的良好表现、政府的刺激措施以及国内消费的提升。中国经济取得的这一成绩为政府及其坚持的发展模式注入了信心,这种模式在经历了近些年来的经济波动之后展现出较强的复苏能力。
中国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9日报道称,GDP的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规模去年已经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按照目前的速度,可能在未来10年内超过美国。
报道表示,2017年经济的加速增长势必将使中国领导人对经济增长模式增添新的信心。
转向高质量增长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月19日报道称,中国正从新增信贷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这标志着中国正在摆脱过去的一些浪费性投资。
根据彭博新闻社在中国18日发布2017年全年GDP数据后作出的最新估计,2017年,每增加1美元经济产出所需的新增信贷数额由前一年的略超过30美分下降至28美分左右。
这支持了摩根大通的观点。该公司称低效率的资本配置已经开始“触底”。野村控股公司则称中国的“信贷周期已经到达顶点”。
报道称,信贷效率的提升正值中国领导人加大努力控制金融风险、打击污染企业之际。
摩根士丹利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去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蓬勃发展的服务业,正为在不引发重大经济调整的情况下控制债务提供空间。”
报道称,推动信贷效率提高的因素包括生产者价格上涨,这会提高企业利润,使企业能够偿还债务。摩根大通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说,与此同时,很多高负债工业企业的新投资也有所放缓。
邢自强说,另一个因素是消费、服务业和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新经济不像“旧经济”那么依赖信贷。去年,消费(包括一些政府支出在内)贡献了58.8%的GDP增长。
驻香港的独立分析师、前中银国际美国办事处负责人安德鲁·科利尔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每年都在稳步放缓,这可能意味着用在那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上的浪费性支出减少了。”
今年增速或放缓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月18日报道称,18日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9%。在2016年出现25年来最差表现(6.7%)之后,亚洲巨人展示出强劲的韧性。
报道称,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充分得益于世界需求复苏之势,而该国出口额增加证明了这一点。在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一年之后,中国制造的产品继续大量销往美国。牛津经济咨询社亚洲经济部门负责人高路易说:“对外贸易为重振中国GDP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报道表示,经济学家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会略有放缓,增长率在6.5%左右。北京试图抑制金融风险,数月来一直努力加强管制,这可能会影响经济活动。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认为:“收紧货币条件与信贷增长放缓将继续影响接下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速。”
报道称,在中共十九大上,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缩小贫富差距过渡。这场过渡似乎并不简单。没有人真的认为中国准备放弃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2010年至2020年间GDP翻一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