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焦点汇 > 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 > 图片

世界正等待一个声音,来自刘鹤!

分享到微信2018-01-23 14:25 | 分享到: 作者:来源:券商中国

  今天,22号,世界正等待一个声音,来自刘鹤!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月15日宣布,应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将于22日至25日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

  此次,达沃斯年会的第二天是“中国日”,期间设置的与中国相关的议题包括刘鹤的特别演讲。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将出现在达沃斯论坛上,两者将出现什么样的互动,也非常引人关注。

  今年的达沃斯年会上,中美贸易争端有加剧的趋势下,如何应对是当前面对的急迫问题。就在本周五,美国贸易代表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中,历史性地首次公开表示,“2001年支持中国大陆加入WTO,是美国做出的错误决定”。而美国白宫官员则透露,特朗普政府今年在贸易政策方面将着重解决中国在贸易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显然,白宫将中国划定为今年美国贸易政策重心。在中国贸易顺差整体之中,对美国顺差占65%,总额达到2758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显然不能等闲视之。而作为2017年中国经济复苏企稳的关键一招,出口仍将是2018年经济稳定的重要依赖。如何接招拆招?当我们回顾刘鹤历年的政策提议中,也能找到答案。尤其,刘鹤在7年前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国家角色定义时,更为今后中国国际贸易指明了方向。

  白宫将中国划定为今年美国贸易政策重心

  就在北京时间20日凌晨,美国贸易代表署总统行政办公室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陆履行世贸组织承诺调查的148页报告中,历史性地首次公开表示“001年支持中国大陆加入WTO,是美国做出的错误决定”。

  美国白宫官员则透露,特朗普政府今年在贸易政策方面将着重解决中国在贸易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这位白宫官员表示,关于有必要将重心放在中国的看法已经取得很大共识,因为中国的贸易行为正在给美国经济和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严重的问题,“近日总统将作出一系列决定,其核心将指向中国的产业政策。”

  而就在周三,特朗普总统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针对中国盗用知识产权的调查将考虑采用重罚手段。他说,重罚数字超乎想象,会形成重创。但特朗普没有就此作进一步解释。根据美国贸易代表的这份报告暗示,美国将跳出WTO框架来寻求反制措施。

  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依据“1974年贸易法”对中国启动“301条款调查”。该法案第301条款部分内容允许美国贸易代表和总统,经对贸易伙伴国进行调查发现违法贸易规则的行为后,对进口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及其他制裁措施。

  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形成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后,美国301条款极少被动用。特朗普和其政府官员曾多次批评世贸组织缺乏透明度,人员方面也存在问题,并指责该机制已经偏离了应有的职责。

  对美顺差占顺差总额2/3,中国将怎么面对摩擦

  2017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最新贸易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猛增15%,中美贸易顺差额比上年增加8.6%,达到2758亿美元。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015年的2600亿美元。在中国贸易顺差整体之中,对美国顺差占65%。

  来自商务部统计,中国贸易顺差的约6成来自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外资企业。在对美顺差方面,因苹果等美国企业进口零部件在中国进行组装、然后向美国出口而形成的金额巨大。

  为了平衡中美巨大贸易赤字,2017年,中国对于来自美国的进口规模也在迅速放大。作为最主要的进口品类,大豆进口增加约1成,美国产牛肉也于2017年6月重启进口。结果,进口比上年增长15%,时隔3年超过上年。从1~11月来看,原油进口量增至上年同期的14倍,天然气增至21倍,煤炭甚至增至3600倍。

  但是,面对创下历史新高的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贸易方面的对华姿态也可能因此变得强硬,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存在日趋激烈的风险。

  在2017年11月中美首脑会谈后,美国对华贸易的动作频频,对华贸易摩擦已经逐渐升温,并进入实质的执行阶段。11月30日,周四特朗普政府公开表示,拒绝承认中国具有市场经济地位。11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造铝制品的倾销展开了自主调查,同时正在讨论针对中国造钢铁和光伏电池板的高关税和进口限制措施。

  12月18日,特朗普发布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视中俄为最大对手,对中国内政和外交政策有多处批评,把中国等称作是美国利益的竞争者。

  压力还不仅限于贸易领域,在投资并购方面也频频设限。中国最大智能手机企业华为目前已经不得不放弃通过美国通信公司AT&T在美国正式销售的计划。此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对美国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速汇金)的收购计划也因美国的“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的反对意见而宣布失败。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决定是否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板、钢材和铝材施以处罚。此外,围绕中国是否强迫美国公司共享自主技术和信息以换取中国市场准入的调查也在进行当中。

  本周五,在递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处进一步“添油加醋”,而到1月底,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将出台,届时将进一步定调中国贸易关系,是进一步恶化还是改观,要拭目以待。但是毫无疑问,中美贸易关系将再次迎来重大考验。

  7年前定调中国国家角色,刘鹤怎么看出口?

  出口是2017年中国经济上升的关键力量。2017年,中国三驾马车将呈现“一升一缓一稳”格局。2017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消费增速相比上年都有所下降,只有出口增速是由上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显然,出口的增速对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仍然非常重要。但是,面对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来到关键节点,身处达沃斯论坛的刘鹤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我们回顾历史来看,或许能得到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逻辑,特别是刘鹤关于中国的国家角色的思考引人关注。

  刘鹤在2011年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提交的课题报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扩大国内市场》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中国需要继续发挥全球主要制造中心的作用,这种状况至少会延续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中国要逐步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扮演起全球产品购买者的角色。这个提法在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对于贸易战:

  刘鹤认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很多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不少经济学家从自由贸易的提倡者变成反对者,但是经济全球化虽有起伏,但其趋势不会改变。因为,这个趋势的形成历史是人类利益本能、市场机制力量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客观结果,否定这个趋势并试图从全球经济时代后退到国别经济时代的想法,显然是十分幼稚和不现实的。由于国家间相互依赖性上升,逐步发展的中国必须从全球经济分工角度确定国家角色。

  对于中国出口:

  刘鹤提出,中国需要继续发挥全球主要制造中心的作用,这是国际经济分工格局的结果,这种状况至少会延续10—15 年甚至更长时间。虽然劳动力成本进入上升期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

  从全球经济分工的历史看,日本、德国先进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至今无法被其他国家替代。

  从世界来看,全球的个体消费者仍然需要优质低价的中国产品满足基本需要,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人员也不希望面临经典式通货膨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继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符合全球利益。

  就中国而言,38%的单位从业人员岗位、39%的税收要由制造业提供,因此,中国继续扮演好制造中心的角色是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对于中国国家角色:

  刘鹤认为,在人力资本质量同质化和技术创新储备不足的条件下,如果所有国家都奉行东亚模式,谁来消化新增产能?谁有能力担当世界市场的角色?如果每个国家不致力于扩大内需,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方式将使世界存在步入经典式产能过剩危机的可能,而那时许多公共财政融资能力恰恰相当脆弱。

  因此,世界需要一个迅速扩大的市场应对新一轮经济低迷的冲击,而中国应该扮演这样的国家角色。而这个国家角色与到2020 年把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高度衔接、与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高度一致。

  中国5年内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其实,面对美国贸易摩擦的加大,2017年以来中国进口也在加速,市场预计中国有望在五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消费倾斜,中国将进口更多消费品。“中国消费”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市场上最振奋人心的投资故事。而刘鹤在7年前第一次提出定义中国市场的国家角色的提法,也正在成为现实。

  过去十年,中国进口年均增速比美国快6个百分点左右。中金公司预计,在基准情形下,我们假定2018年中美进口增速仍相差6个百分点,之后每年缩小0.15个百分点,那么中国将在2022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保守情形下,如果中美进口增速差从4个百分点开始递减,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进口对全球影响广泛。中国进口地区分散度高于美国。中国是41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进口国,超过美国的36个。中国对亚洲、非洲、大洋洲进口份额超过美国,对南美和东欧进口份额也超过美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