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 2016年13家财务造假公司遭行政处罚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2016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共有13家财务造假公司收到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欣泰电气成为A股欺诈发行退市第一家,*ST舜船连续4年违规调减年度损益,康华农业借壳步森股份时虚增资产……这些财务造假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了误导,投资者权益受到了损害。近日,证监会在对九好集团“忽悠式大重组”进行顶格处罚时表示,将本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涉案主体、绝不放过任何一项违法失职行为、绝不放过任何一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原则,按照“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要求,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全覆盖”的执法态度,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净化市场环境,依法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保障资本市场长期健康规范发展。
九好集团“忽悠式大重组”遭证监会痛批
3月10日,证监会表示,九好集团通过虚增收入、虚构银行存款等方式,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年到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元,虚增2015年毛衣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为掩饰资金缺口,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九好集团通过上述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证监会认为此次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对该案违法主体处以顶格处罚,总计罚款439万,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负责人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采取终身市场禁入及5至10年不等的市场禁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进行查处,发现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对于本案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深挖严查,发现违法坚决予以查处。证监会将全方位、全链条的加强对重大重组的监管,既要有效发挥重大重组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支持功能,又要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13家财务造假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回顾2016年,中国证监会一共发出13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共有13份处罚涉及到公司财务造假问题。这13家涉事企业,除了欣泰电气罚款达到了832万元,证监会对其余公司的罚款均不超过60万元。
来源: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整理
北大荒等6家财务造假企业属于农林牧渔行业
在上述造假案例中,有6家涉事企业属于农林牧渔行业,包括北大荒、山东好当家、福建金森、康华农业、参仙源以及振隆股份。除了撤回IPO申请最终没有成功上市的振隆股份以及新三板的参仙源,其余四家均为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目前农林牧渔行业一共有46家上市公司。因此,2016年农林牧渔行业中有高达10.87%的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进行行政处罚。此外,除了好当家以外,其余5家公司的财务作假全部涉及虚增收入。
财务造假手段多样,虚增收入为最常用手法
在这些涉事企业中,财务造假手段多样。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收入,转移费用,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等等。其中,通过各种途径虚增收入是最常用的手法,典型例子如山东好当家、福建金森、康华农业、参仙源、振隆股份等等。另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是增加利润的又一大惯用伎俩,亚太实业和现代农装等都属于此类。此外,舜天船舶则属于隐瞒关联方之间的关系进行交易。
已经爆出财务造假等待行政处罚落地的公司
除了上述证监会已经进行行政处罚决定披露的公司外,市场上还有好几家已经爆出存在财务造假,但是尚未正式作出处罚决定的企业,例如,金亚科技自曝多项财务数据造假,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后进行了公开致歉,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更关心实际赔偿;太化股份涉嫌虚增收入11.47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鑫秋农业被媒体曝光涉嫌财务作假,目前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已经结束调查,具体情况尚未披露;龙宝参茸因涉嫌欺诈发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虽然已经撤回IPO申请,但未必能避免证监会处罚……
证监会“零容忍”一查到底
公司虚增业绩或其他财务造假的行为显然对投资者构成了误导,投资者有权就其损失向上市公司主张赔偿责任。刘士余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外界明显看到了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市场违法行为保持高压、“零容忍”的原则。证监会对九好集团监管“亮剑”再次表明监管层的执法态度。证监会表示,将积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防控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活动监管力度,重点遏制“忽悠式”重组等违法行为,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全覆盖”的执法态度,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净化市场环境,依法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保障资本市场长期健康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