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粮食“好收成”变“好收益”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0月18日电(记者侯文坤)“三秋”农忙。10月17日一早,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的军盾米业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辆辆大大小小、满载稻谷的售粮车辆在完成登记扦样、样品检测、过磅称重后,排起了长队,等待卸载到指定烘干区,最后入库。车辆马达声、设备轰鸣声……交织成一派繁忙的“丰”景。

  几辆大车中,李忠才那辆“娇小”的农用三轮车,格外显眼。李忠才高高的个头,穿着一件沾满泥灰的外套,就靠在车边,金灿灿的稻谷把车斗填得满满当当,也映衬着他的笑脸。

    

  李忠才拿着卖粮的销货单。新华社发(李俊蕾 摄)

  “我已经在这存了差不多50万斤稻谷了。”李忠才是吴店镇五口村村民,也是当地的种粮大户,近年来流转土地种了450多亩粮食。说是“存”,因为他每次送来的粮食都在检测称重后,放在军盾米业仓库保管,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再随时就高出售。等粮食卖得差不多了,最后集中结算。

  “过去,农村晒场少,烘干条件不够,粮食收获后就担心遇上阴雨天,所以碰到粮贩子来村里收粮,往往就急着卖掉了,很容易被压价。如果不卖,碰上雨天没法烘干,稻谷品质变差就更卖不上价了。”说话间,李忠才把手插进谷堆,抓起一把,一粒粒新稻谷饱满又鲜亮。

  “今年水稻亩产和去年差不多,但粮价较去年偏低,想再等等。”李忠才告诉记者,秋收进入尾声,天气预报显示后面是阴雨天。这里有烘干设备又有仓库,就在镇上,开车过来不到10分钟,准备再拉几车存这里。“要是以前,只能低价赶紧出手,就算当年产量不错,最后也挣不到几个钱。”

  来到粮食入库区,工作人员调整卸粮机、打开车辆挡板……李忠才车上的稻谷随传送带进入粮仓。他也拿到了这车稻谷的销货单。

    

  军盾米业的工人将加工好的大米装袋,装上货车。新华社发(李俊蕾 摄)

  枣阳是湖北省55个粮食主产县之一,全市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站稳120万吨台阶,以水稻为主的秋粮占到枣阳粮食年产量五成以上。过去,晒粮难、储粮难,带来的售粮难,一度是当地不少粮农面临的普遍难题,往往导致农户“丰产不丰收”。

  “今年8月开秤以来,卖粮的车络绎不绝。”接过财务人员拿来的一沓收据,公司总经理陈盾一边核对卖粮信息,一边告诉记者,公司根据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综合考量稻谷质量和当天稻谷市场价格后确定收购价格,比如这两天我们的收购价就比粮贩子给的价高了差不多7分钱/斤。农户把粮食拉过来,可以称重后直接卖了结款,也可以放在仓库里保管,半年内随行就市,价高时再出售。

  陈盾的底气,来自当地物流、供电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硬支撑,也有来自金融、电商等惠农举措的软支持,帮助企业打通了粮食产销两端,缩短了中间环节。企业5公里半径内有汉十高速和枣潜高速的出入口,电商、直播等多元营销体系更是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

  尤其让陈盾印象深刻的是农村供电条件的改善,以前乡镇上用电不稳,很多设备不敢上,怕跳闸。随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公司增加了烘干设备和大米加工生产线,可以根据农民不同的卖粮需求提供更多服务。“既靠近粮农,又贴近市场,我们是把厂房建在‘粮窝’里了,受到了农户们的欢迎。”他说。

    

  生产高峰期,电力部门上门保障军盾米业粮食生产。新华社发(李俊蕾摄)

  眼下,军盾米业的5个粮仓差不多快全满了,装了2.8万吨粮食。厂区的大米加工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每天400多吨大米发往云贵川和两广等地区。为了确保当地像军盾米业这样的粮食加工企业开足马力服务“三秋”生产,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14个乡镇片区网格经理与辖区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一对一”联动服务机制。“当前正是粮食生产最忙的时候,我们还配备了19台抢修车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逯黎明说。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水电路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下,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广袤田野上蓬勃发展,不断向下延伸,让更多农户就近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助力增产增收,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枣阳,像军盾米业这样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30多家,及时为农户提供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民“丰收后的烦恼”,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今年,枣阳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约3万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