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2306官网可查4日内余票 数据每半小时更新一次

新京报

  昨日起,12306网站首页增加“余票动态信息”栏目。网站截图

  1月23日,邢台东站,一旅客携仿真枪进站乘车被拘留,民警从行李包内取出可疑枪支。 通讯员 庞贺雷 摄

  12306官网可查4日内余票

  首页滚动显示当日起至4日内重点方向列车余票信息,数据每半小时更新一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自1月30日起,12306网站首页增加“余票动态信息”栏目,滚动显示当日起至4日内重点方向列车余票信息,方便旅客直接查询,余票数据每半小时更新一次。

  旅客点击所需方向列车某天余票数量,即可直接进入“车票预订”页面,查询该方向和日期的各次列车余票详情,也可查询预售期内其他时段的余票信息并购票。

  根据往年规律,因旅客可能的行程变化,紧张方向、高峰时段往往会有不少旅客办理退票。同时,铁路部门在需求量大、车票紧张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增加运输能力,再加开旅客列车110列,有需要的旅客请及时关注余票信息。

  铁路部门表示,目前互联网止售时间已由开车前2小时调整为30分钟,旅客在临近开车时段仍可通过12306网站查询余票信息并购票。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月30日,全国铁路预计增开旅客列车630列,其中,跨铁路局中长途旅客列车434列,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196列。

  铁路部门提示广大旅客,购票时,通过手机双向核验的用户还可使用手机号码直接登录服务,避免忘记用户名带来的不便。已购买多张车票的旅客,请尽早确定行程,将多余车票退出,既避免自己的经济损失,又可让更多的旅客买到车票,使宝贵的铁路运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旅客出行。

  预计客流

  春运40天北京预计日均发送旅客75万人

  据北京铁路局消息,春运40天预计发送旅客3000万人(日均75万人),同比增加212.2万人,增长7.6%。节前高峰日将出现在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六),预计日发送旅客将达到95万人(2015年高峰日88.4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铁路局还透露了节前北京四站预计发送的客流数量及客流高峰日,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出行。北京站预计发送410.2万人,客流高峰为2月5日;北京西站(不含北站)预计发送605.3万人,客流高峰为2月5、6日;北京南站预计发送420万人,客流高峰为2月4日;北京北站预计发送33.8万人,客流高峰为2月4日。

  据了解,2016年大、中小学寒假放假日期集中在1月23、24日,开学日期集中在2月13-22日。由于学生放假时间恰与春运起始时间吻合,2016年春运客流将形成“节前高度集中,节后相对分散”的态势。这种态势将使2016年春运客流量呈现一路上扬。

  值得注意的是,春运第一周将以学生流和民工流为主,第二周学生、民工、探亲三大客流交织重叠,客流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于节前3至5天形成客流最高峰。 据人民网

  余票信息

  未来3天北京开往长春、大同方向有余票

  截至昨天下午4时,北京铁路局管内迎来学生流和务工流叠加高峰。未来三日,北京开往长春、大同、南昌、金华、贵阳等方向列车有余票。其中,北京西站至南昌西站的G491、G487次,北京南站至金华站的G45次,北京北站至大同站的1455次列车有余票。

  详情请登录12306网站、拨打北京铁路局订票电话(95105105),或到车站售票窗口、火车票代售处查询购买。

  节前北京去往上海、成都方向有余票

  从节前车票预售情况看,北京去往哈尔滨、沈阳、太原、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方向有余票,北京~哈尔滨K4021次、K4023次列车,北京~沈阳D1次、D13次列车余票较多;上海去往北京、济南、南昌、广州、成都等方向有余票,上海~济南G298次列车,上海~沈阳K188次列车余票较多;广州去往武汉、南昌、南宁、成都等方向有余票,广州~南昌3514次列车,广州~汉口K4502次列车余票较多。

  相关新闻

  春运首拘禁带物品第一人

  北京铁路警方通报,近日,一旅客因携带仿真枪支进站乘车被警方依法治安拘留,成为春运首拘禁带物品第一人。

  1月23日,北京铁路公安局管内的邢台东站安检员,在安检仪屏幕上,发现一行李中显示有疑似手枪状可疑物,安检员立即报告执勤民警,民警迅速控制携带者。经检查,在其行李箱内发现仿54式金属质地手枪一支和空弹夹一个。经有关部门鉴定为枪支,该枪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具有杀伤力。

  经审查,携带者崔某,男,24岁,辽宁省人,自称从小喜欢枪支,于2015年3月在辽宁某地摊购买该枪。崔称并不了解该枪支的危害性,四月份乘汽车来到邢台打工。1月23日准备从邢台东站乘坐火车回老家过年时被查获。

  北京铁路警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崔某处以治安拘留,并收缴其携带枪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