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十八大前瞻:勿以冷战思维看中国

刘东凯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刘东凯)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国际舆论场上又不时传出一些噪音。有人指称中国崛起挑战了国际秩序,中国是人民币汇率操纵者,乃至金融危机也是中国人存款太多造成的。有的人声称中国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还有人说,中国人偷走了西方的知识产权,抢走了西方人的工作岗位。因此,国际社会应遏制中国崛起。

  这样的一些说法,在理智清醒的人们看来,仍然是西方某些人士惯有的一种冷战思维。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国要做的,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频频现身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欧首脑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欧领导人会晤等多边舞台,都在做这样的推动,以促进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

  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各成员国元首共同强调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并在宣言中写入了成员国关于建立公正、民主、多极化的新型世界格局并据此来发展国家之间关系的共同主张。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贫困问题、核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采取务实举措推动上合、东亚、金砖国家、中非、中阿、中拉以及中国同南太岛国的区域合作,以开放、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明确表示:“我们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

  针对“中国挑战现有秩序”的论调,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如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迪施密特和海尔曼指出:“不能用冷战的类型来理解中国的崛起。”

  中国有着自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符合客观实际。今年早些时候,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深入分析了来自外部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但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影响和制约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不断增强,但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库斯说:“中国领导人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基本思路清晰,结论十分准确,提出的应对方案切实可行。”

  近年来,中国沉着冷静应对国际上某些“防范”、“遏制”“牵制”中国的杂音,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稳妥运筹大国关系,扎实构筑周边地缘战略依托,巩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和平实现崛起并被当作机遇来欢迎,而不是被当作威胁来遏制,是明显符合我们利益的。”澳大利亚议员特恩布尔在报纸上撰文指出。

  中国清楚表明,既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又要“充分尊重各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编辑特雷弗·莫斯表示,中国为自己找到了强有力但非军事的方式处理争端的办法。这值得赞扬,因为这减少了冲突的可能性。

  “西方要花时间才能从心理上领悟中国变革的现实。”麦基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北美研究项目主任汤姆·维尔克说。“需要明白,把北京视为局外人并总是假设它是侵略者,这是一种危险和有可能自我应验的预言。”新加坡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戴尚志说。

  然而,一些宣扬“中国强硬”“中国傲慢”“中国不负责任”论调的人们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显示出类似于好莱坞世界末日主题电影《2012》展现的焦虑心态。

  美国鹦鹉螺研究所资深会员巴伦西亚称,美国外交和防务政策的重心“重新转向”亚洲,已经使该地区陷入不安。而一些地区大国对中国怀有复杂心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学教授休·怀特在他的新书中指出:“日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感到深深的忧虑。”

  面对复杂形势,中国始终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对本组织未来发展作出规划。中国和阿富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年内两国高层领导人成功互访。中国和巴基斯坦不断巩固全天候朋友和战略伙伴关系,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战略协调。

  中国继续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同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双方贸易额跃升至3628亿美元,有力促进了本地区繁荣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努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中心主席许通美说,中国对东南亚邻国奉行友好邻邦政策为中国争取到了大量友谊。

  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中国致力于同相关国家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争端。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和副教授吉原俊井表示,北京可能希望使用审慎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海事外交政策成绩,而且它很可能获得成功。

  近来,日本政府非法“购买”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挑起争端。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实际举措有力维护了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敦促日方正视现实,承认争议,纠正错误,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分析人士认为,综观周边形势,中国同亚洲邻国关系稳定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把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放在关键位置。今年4月,胡锦涛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指出,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对于近一时期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涉华噪音,中国保持冷静观察的态度,因为竞选者的某些偏颇言论并不能反映中美关系的真实状态。

  彭博社认为,竞选双方都把对华关系向选民进行简单化甚至错误的解释。美国乔治敦大学副教授史蒂夫·莱文说:“我们俨然已经断定:由于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中国在任何地方都被界定为一大危险。但是,这一逻辑……站不住脚。”

  中美关系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胡锦涛主席去年成功访美,两国元首就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今年初,习近平副主席成功访美,有力推动双方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在各层次保持了良好沟通。

  实际上,中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世界政治评论》独立评论员吉蒂斯说,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舞蹈有时看着像是打架,有时更像拥抱。无论如何,这支舞蹈正在缓慢而又毫无疑问地移向国际社会的中心舞台。

  在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的同时,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欧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探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外交实践无疑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维基战略网站首席分析师巴尼特认为,未来大国关系模式将是互相制约的模式,世界也会在这种共识中实现自己的地缘战略均势,“其结果并非一个可怕的或者动荡的未来”。

  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并致力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

  近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个别主要经济体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转嫁危机,一些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违背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承诺,对中国企业频频挥舞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大棒。

  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日前发表调查报告称,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

  在处理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9月,胡锦涛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时指出,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都有重要影响。希望双方妥善处理双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摩擦和分歧,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希望美方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外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各国应当通过加强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是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成长为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最近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西方某些人酸溜溜地指责“外来者为自己榨取非洲财富,却什么也不给非洲留下”,但是非洲国家却不这么看。南非总统祖马说:“我们当然相信,中国的目的与欧洲是不同的,直到今天欧洲仍旧希望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左右非洲国家。”

  中国同亚洲、非洲、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南太岛国发展互利合作均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追求“新殖民主义”不符合中国当前的战略思维。没有证据支持非洲人自己感觉受到剥削的说法。中国为非洲带来了迫切需要的贸易和投资,也为非洲的出口创造了宽广的市场。对这块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陆来说,是莫大的好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打破西方传统逻辑的外交实践,今后它将继续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进一步制定并实施符合科学发展的外交大政方针,谋求与各国、各地区的互利共赢。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