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构加速布局资本市场 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新年伊始,外资机构继续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月14日,虽然只有9个交易日,但已经有12家外资机构提交了《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为零。此外,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规模为2.88万亿元,同比上涨53.7%。其中,1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增持1185.08亿元人民币债券,为连续第25个月增持。
笔者认为,境外机构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释放了三方面的积极信号:一是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和活力;二是资本市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强的“磁铁”效应;三是“深改”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功”,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资本的目光。
首先,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和活力以及稳定的基本面是外资坚定进入的动力源。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同样面临压力,但其增速仍高于全球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去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中国将是去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同时,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多家权威机构也给出了积极的预测。1月5日,世界银行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4%。但中国经济的复苏更为强劲,有望实现增长7.9%。IMF也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增速有望达到8.2%。1月14日,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中国2021年GDP全年增长将达10%。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复苏态势坚定了境外机构进入中国的信心,而中国新发展格局下蕴藏着的消费潜力和投资机会也成为境外机构进入的重要因素。
其次,资本市场不断扩围的国际“朋友圈”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慕名而来。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提速,资本市场的开放成果也是“遍地开花”,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陆续开通,三大国际指数全部纳入A股,到全面取消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行业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沪伦通、中日ETF互通相继落地……一系列重大金融开放举措的落地见效,也加速扩围了资本市场的国际“朋友圈”。
2021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还将稳步扩大。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转变开放理念,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
此外,从资本市场的内在魅力来看,其持续推进的改革已对全球资本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当前,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新三板改革稳步推进,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机制等基础制度日益完善,资本市场的各项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1年,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将继续向纵深推进,随着各项改革红利的陆续释放,投资者将享受到更多的改革成果,不仅会加速市场的成熟度,也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的信心和吸引力。
笔者认为,“十四五”时期,在新发展格局引领下,资本市场将继续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