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多管齐下激活农村金融内生动力

孙树强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孙树强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在农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从供给侧看,存在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可得性较低等问题;从需求侧看,存在农村客户分散、规模小、服务费用高、风险大、抵押品缺失等问题。供给和需求两端存在的一系列短板,导致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鸿沟,亟待弥合。

  徐忠在其新书《中国的根基:农村金融重构与改革视角》中,回顾了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着力点和方向。

  农民贷款难

  对农民来说,想要获得金融服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缺乏抵押品,普通农民从金融机构贷款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可以通过多户联保、直补抵押等方式贷到一些资金,但规模有限。对于农村种养大户、大型农用机械购买用户、农村企业等,贷款相对容易一些。从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来看,除了基本的存贷业务,其他产品非常少。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农民在申请贷款时,费时费事的申请程序往往打消了借款的积极性。当农民有资金需求时,最先想到的不是金融机构,而是向亲戚、朋友借贷。

  应该说,我国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很强的,但为什么农民贷款难?

  其原因,一是涉农贷款风险高、成本大、易亏损。农村的一个特点是人员分散,信用体系缺失,缺乏必要的抵押品,且每一笔贷款规模较小,这就导致贷款存在较大风险,成本也比较高,易产生损失。

  二是一些支持农村金融的措施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不相匹配。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需要金融机构来完成,这些金融机构的行为直接决定了金融服务农村的效果,而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来执行惠农政策,积极性较低。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目前服务农村的银行类机构包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基本都是储贷类银行机构,保险机构不多。金融服务较为单一,既缺乏信贷产品的多样性,也缺少投资产品。农村人很少接触到保险、基金,理财及金融意识薄弱,大多数农民只是将资金存在银行。

  农村金融应如何运作

  金融在支持“三农”过程中存在梗阻,其中的症结是政策激励与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营之间存在错位。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虽然获得了政策优惠,但要自负盈亏,政策优惠与最终风险并不完全匹配。例如,较低的贷款利率容易给金融机构带来亏损,增加不良贷款的发生率。

  徐忠在书中指出,不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无法长期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如果对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比例、存贷比等指标加以硬性约束,但又缺乏针对性激励措施,其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因此,应该适当扩大金融机构的定价自主权,使其运营更加市场化,即使出台针对涉农金融的优惠政策,也要考虑是否与金融机构的激励相容。过去,农村金融政策更多的是从供给端来考虑,即通过降低利率、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等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应该向降低农村地区信贷风险和信贷交易成本倾斜,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使其愿意放贷。

  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随着消费形态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的金融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从网上购物,在此过程中接触并开始应用金融科技,如移动支付、手机转账等,一些人还通过互联网进行借贷。金融科技因为成本和门槛低、效率高、可触范围广,其触角已经深入到广袤的农村。

  但是,农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素养不高,既不熟悉相关技术,也不了解如何防范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更缺乏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意识,当自己权益被侵害时,缺乏保留证据和维权意识,也不熟悉仲裁、诉讼等维权途径。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地应用金融科技,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亟需重视,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金融知识水平,避免其权益受到侵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