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快评】四因素支撑 人民币年内保7无虞
12月4日,A股放慢了上涨脚步,但人民币汇率选择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了短期战果。截至本文发稿时,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双双收复6.85,并一度升破6.84。目前来看,外部风险因素出现退潮迹象,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7基本无虞。
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强劲升势,截至来北京时间13:05,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涨近350基点,最新报6.8414元,一度升破6.84元至6.8360元。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同样是高开高走,从前收盘6.8885元起步一路升值6.84元附近,最新报6.8410元,日内涨幅扩大至近500个基点,最高至6.8361元。
继前一日人民币市场汇率率先大涨后,今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补涨”,单日上调多达492个基点至6.8939元,一举收复6.9关口。人民币市场汇率与中间价之间,开始形成交替上行的正反馈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日大涨后,4日A股市场迎来休整,早盘股指微涨,各板块表现分化。这也证明,对于外部风险因素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反应最敏感也最直接。而近期人民币汇率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一些边际改善的迹象。
首先是美元指数涨势放缓。在刚过去的11月份,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获8个月来的首次月度升值表现。当月,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仅上涨0.06%,月涨幅为过去3个月最低。11月以来,无论是美联储,还是外汇市场参与者,对2019年美联储加息路径的判断均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少机构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本轮增长周期的拐点渐行渐近,美联储可能提前结束本轮加息进程,2019年加息次数或少于先前预期。而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及货币政策收紧一直是本轮美元赖以走强的基础。
其次,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刚过去这个周末,人民币汇率面临外部风险因素出现进一步退潮迹象。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
应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国际汇市美元走强以及贸易环境变化是两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既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不确定性,从基本面预期的角度引发汇率波动,还可能冲击投资者情绪,加剧汇率波动。而随着外部风险因素出现了更多退潮的迹象,无疑有助于缓和市场对汇率贬值的担忧情绪。
再者,中美利差在触及阶段低位后出现了企稳的势头。最近央行暂停了短期流动性的投放,市场利率没有进一步大幅下行;美国国债收益率则因为市场调整对经济增长前景及美联储政策走向的看法而出现一定的下行,10年期美国国债已经重新回到3%关键位置以下,美利差在低位呈现企稳态势,亦有助于人民币汇率趋稳。
最后,货币当局加强了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已经并将继续适时开展逆周期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近段时间,人民币在跌至7元关口附近后,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止跌企稳特征。这一方面与外部压力减轻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出,在汇价临近关键心理位置情况下,外汇逆周期调节适时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央行公布,10月份,央行外汇占款续降916亿美元,连续3个月下降。外汇占款下降,可解读为外汇需求上升,外汇资金存流失压力,同时也反映出央行供给外汇、保持外汇供求平衡的力度在加大。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反弹拓宽了缓冲空间,年内跌破7元整数关口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当然,人民币就此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风险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退,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取决于经济运行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