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证锐评】刘锋:当前不应限制做空机制等市场交易手段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刘锋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证监会昨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促进市场监管改革完善,向科学化、法制化和精细化监管方向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停牌制度有待完善的相关漏洞,以重大事项、资产重组为名义进行长期随意停牌,事实上存在股价操纵和内部人利益输送等嫌疑。同时停牌期间中小股东无法进行正常交易,严重影响市场流动性和正常交易秩序,风险得不到有效释放,对塑造严肃公正的市场法制基础极为不利,且有损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本次证监会下发的《指导意见》正是完善停牌这一重要的市场交易制度的具体改革措施,无疑是证券市场监管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改革发展的一大善政,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机制完善、功能健全的现代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市场信心的恢复和重建,有利于重塑严肃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与法制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给证监会点赞!

  笔者认为,后续还可以在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市场运行透明度升级、完善交易制度,包括提升交易公平性、提升市场交易效率等方面继续改进完善市场机制。应重点关注市场交易连续性和流动性的保障,在完善微观交易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进一步放宽甚至分阶段取消涨跌停板限制,采取T+0交易制度等创新方式,汲取发达市场的有益经验,进一步促使市场交易机制的成熟发展,不断优化市场的持续交易与价格发现功能。

  应该建立合理的风险对冲和套利交易机制,促进期货市场的成熟完善,保障投资者合理的风险分散与对冲需求。对做空机制,杠杆交易(融资融券),高频交易,投机套利等市场中性交易手段要规范而不是限制,为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并提升价格发现的速度,从而提高市场效率。

  笔者认为,改革固然需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试点纠错并且不断完善具体措施。但更需要大刀阔斧、壮士断腕。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一个现代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良性共生也必然是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这个要求也时刻在呼唤更为精细与科学的市场监管。

  必须为市场和社会建立明确的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预期,虽然改革难以一步到位,但是必须向市场传达监管层清晰无误的改革决心。这种决心就是市场信心恢复、预期稳定的最佳动力,这比具体股指点位的高低起伏要更有长远意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